幸福城市评选的调查与思考

02.07.2014  10:22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14年6月22日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幸福从未停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科学内涵之一和最终落脚点就是实现人民幸福。2011年市委提出了建设“幸福石家庄”的目标,全市上下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努力奋斗。虽然石家庄与发达城市还存在差距,但近年来,在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不同机构的历次幸福城市评选中,石家庄都名列前茅。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力求对幸福城市评选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为建设“幸福石家庄”作出研判,提供向导。

一、关于石家庄历次幸福城市评选情况

围绕历次的调查评选,我们联系了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幸福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等发布幸福城市研究报告的权威机构,获取了研究报告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并与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比较系统地了解了评选情况。

1、2011年5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此次报告除了涉及综合增长竞争力指数、发展成本竞争力指数、收入水平竞争力指数,还首次引入了幸福感指数,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感指数排名第一(2009年、2010年均为第一)。这次调查选取了294个样本城市,随机抽取城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由抽取到的居民回答问卷,将统计结果予以量化分析得出结论。

2、2012年8月18日,在“2012幸福城市市长论坛”上,中央电视台发布幸福调查数据,石家庄排名全国十大幸福感省会城市第七名。这次调查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进行,通过将问卷印在明信片上,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04个城市和300个县发放,涉及全国10万户家庭。调查内容包括全年经济印象、百姓收入支出、投资理财、市场热点、民生焦点、百姓幸福感等,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形成调查结论。

3、2013年3月7日,央视财经频道发布《CCTV 2012-2013经济生活大调查》调查结果,石家庄入选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十大省会城市之一,排名第十。调查问卷发放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4个城市,对10万公众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合肥、拉萨、哈尔滨、长春、天津、长沙、海口、重庆、郑州、石家庄的居民幸福感最强。

4、2014年3月20日,清华大学发布2013年“中国幸福地图”,石家庄在最幸福城市中排名第六,居杭州,玉溪,广州,衢州、鹰潭之后。这次调查是该校心理学系应用中国社交媒体全年大数据,对新浪网上亿的微博和几十亿个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一个1552个关键词的词库,再扫描整个2013年的新浪微博,把正性词出现的次数减去负性词出现的次数,再除以有效微博总数,得出不同区间的幸福计算指标,从而得出某一城市的幸福指数。

5、2014年4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和赶集网共同发布了《2014中基层岗位职场薪酬研究》。该报告通过在线问卷的调查方法,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270350份有效问卷,覆盖36个城市,受访人群涵盖各个年龄段的中基层白领工作者、销售、房产经纪人、保安、美容美发师、快递员等职业。在对职场幸福感受的排名中,石家庄上班族幸福感受排名第一。

如果一次两次评选,石家庄排名靠前有偶然因素起作用,但接连五次评选,石家庄幸福感都在全国城市前十名以内就有其必然性了。这五次评选都是由国家权威机构组织的,在理论研究、计量研究和主题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指标体系,在问卷设计、指标设定、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没有任何主观因素影响,调查工作没有其他任何部门参与,调查过程客观公正,调查结果真实可信。根据最新消息,6月19日,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发布了2013年度“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我市入选“省会和计划单列市全国十佳城市”。石家庄作为京畿之地,河北省会,在绿色崛起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展示了自己的城市形象。

二、石家庄居于幸福城市前列的原因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解释:第一,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与生活。第二,(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幸福一方面是人的生存状态,一方面是人的良好心态,幸福需要有物质财富和较好收入作保障,还要有精神生活和良好心态为支撑。

1、人文环境较好,城市包容度高。石家庄是一个移民城市,1950年市区人口28.7万,1966年64.3万,而今则达到了300万人。解放后,有四次大的移民过程:第一次是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中央调集根据地的革命干部和各方人才来接管这座城市。第二次是“一五”时期(1953年至1957年),国家支援新兴工业基地建设,从天津、青岛、唐山等地抽调纺织、制药等大批职工来到这里工作。第三次是1968年省会迁石后,省直单位的干部职工随之迁入。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后,江浙等地来经商办企业的创业者。“石家庄人不欺生,不排外”,在社会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老石家庄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包容互助的移民城市文化风格和朴实善良的风土人情。从北京大学调查的城市包容力方面分析,石家庄是个容纳度很高的城市,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不论是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执行,还是个人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可以让所有人获得平等参与的权利,在这里生活工作,有尊严,机会多,压力小,焦虑少。石家庄人包容接纳,诚实质朴,从容平和,乐观进取的“性格优势和城市美德”奠定了幸福城市的心理基础和品质基石。

2、城市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程度高。据清华大学幸福科学研究中心幸福城市评选指标结果显示,石家庄在关爱选项上排位最高,仅次于第一名的杭州,说明石家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程度高,反映出石家庄是中国最讲究良好人际关系的城市之一,这是推高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纵观当代石家庄思想道德发展史,石家庄人具有太行风骨,柏坡精神,滹沱情怀,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彰显了勤劳善良,相互关爱的赤诚之心。革命战争年代有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建设时期晋州农民将拾到的手表归还日本失主、育红学校抚育唐山地震孤儿,改革开放以来,王德恒救人群体被誉为“沉绿湖上的一声春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自2005年以来,每年评选“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希望将军”赵渭忠、“最美警察”冯志宏、“温情豆饼哥”姚彦军等是典型代表。在省会乘坐公交车让座成为一种城市风尚,今年一位市民就此给市委领导写信称赞。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对于我市最美女中学生张莹和拾金不昧群体等多次报道,全市评选出市以上文明标兵1600余人,爱满人间,首善省会,这座城市是一座让市民感觉温暖、善良、美好的城市,而这是解决温饱以后市民最渴望得到的关爱。

3、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市民满意度在提高。安稳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市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年的社会调查蓝皮书证明,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在于地方政府能否将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相结合,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央视财经频道2012年至2013年经济生活大调查证实,人民对于美丽中国最渴望的依次是社会安定,公平正义和经济发展。而在这方面我市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石家庄在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建立了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创新“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平安石家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省会街头建立了110个110综合警务服务站,为市民守护安全。全面推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科学管理城市空间,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全面提升,2013年12月,北京市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2)》显示,石家庄市的城市管理水平位列全国第五位。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自豪感、荣誉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4、市委市政府在市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上投入多,力度大,市民对我市未来有信心。幸福感离不开对当前利益的切身感受和长远利益的预期。我市2013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398.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7.5%。近五年,新增公交车2202辆,新增绿地1632万㎡ 新建公园20座。我市鼓励全民创业,“让铜板在石家庄的每一寸土地上跳跃起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连续三年实现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对老旧小区道路、供热、排水管网、路灯设施整修,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山区教育扶贫,关怀帮助计生特殊家庭,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基层服务体系,实施“燕赵讲坛”、“彩色周末”等文化惠民工程。在这些涉及安居乐业、健康快乐等与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上得分较高,让百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北大的测评数据显示,石家庄上班族的预期薪金排位进入前十名,充分显示出石家庄上班族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政府的信赖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我们认为:第一,石家庄作为幸福城市有幸福的底气,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现实和感受,石家庄作为幸福城市是客观事实,不能妄自菲薄,自惭形秽。第二,也不要自满自足,精神懈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居民和职工收入较低,改善和惠及民生的任务仍很艰巨。据清华大学幸福科学研究中心幸福城市评选指标结果显示,石家庄虽然在关爱方面排名较高,但在快乐、表情选项排名靠后,分别处在89位和132位,说明市民对生活现状还不太满意,没有达到其乐融融的程度,善于对外界表达推介的开放度不够。

三、加快幸福石家庄建设的建议

今天的幸福不再是个人的感受,正成为国家目标、政府行为。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落实,让市民生活的舒心、安心、省心、放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1、尽快增强经济实力,使市民幸福感更坚实

有物质保障做基础,幸福才会持久。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幸福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力推进省会建设出品位、县城建设上水平、新市镇建设出形象。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发展。要推动全民创业热潮,打造更加优良的创业环境,充分激活创业主体。要充分保障就业,采取多种措施,广开就业门路,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市民幸福感更坚实更厚重。

2、营造公平公正环境,使市民幸福感更真切

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是市民幸福大厦的支柱。在社会治理中,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繁、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力的问题,为国有、民营等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松绑,放水养鱼,营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实施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市党员干部艰苦创业,埋头苦干,努力增进全市人民福祉。

3、加大民生保障投入,使市民幸福感更稳定

要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多办实事好事。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让人们看得起病,享有良好的医疗服务,身体健康得到基本保障。要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人们不再为下一代的成长担忧。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要推进平安石家庄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市民幸福感更丰富

在解决了温饱以后,人们产生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继续发扬城市的关爱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善行河北·首善省会”活动,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燕赵讲坛”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积极社会心态,构建社会心理健康维护体系。要加大研究力度,构建和幸福相关的科学指标体系和政绩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建设幸福石家庄在每个石家庄人的心上,在每个石家庄人的手中,在每个石家庄人的脚下。只要我们坚持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难题;坚持改革,在改革中把握机遇;维护稳定,在稳定中实现愿景,幸福石家庄就会永驻人心。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