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栾城区排查当先做好创建工作

20.11.2015  22:49

编者按:按照《“食药安全 诚信河北”行动计划(2013—2015年)》和省政府部署要求,我省于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安排首批62个县(市、区)开展创建活动。2015年5月,河北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会同省有关部门对首批创建县(市、区)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经综合评价,首批创建县(市、区)中55个县(市、区)完成了创建任务。

为了进一步夯实基层监管工作基础,提升基层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水平。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媒体报道团对首批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进行实地走访,旨在总结并推广创建工作经验,扎实推进第二、第三批创建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河北新闻网10月22日讯(记者张欣媛)乡镇、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区域。作为临近河北省会石家庄、几者兼有的栾城区,监管工作及更是难度加倍。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该区将排查工作放在首位,并结合多项措施,顺利完成了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工作。

创新监管形式 四个排查助力发现隐患

创建工作启动后,栾城区充分发挥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办公室和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按照“乡镇重排查、部门重查处”的原则,在全区设立了183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将区供电局纳入食品安全成员单位,通过查看用电量开展食品安全日常排查、分析工作。探索实行了“四个排查”的工作方式,指导各乡镇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食品安全排查、日常巡查力度,努力做到及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以电排查:该区将电工纳入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的队伍中,利用电工工作的便利条件,充分发挥电工电费排查分析的作用。同时,该区还制作了电费分析流程图,按照区域、季节合理设置用电“高压线”,通过用电量的增减,掌握生产情况,对超出合理电费电量的单位和用户,开展重点排查,详细掌握耗电用途,及早发现非法制售食品行为。

以房排查:为防止出现监管死角,该区各乡镇村将出租房屋、废弃院落、闲置厂房纳入重点排查对象,对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户、出租屋及仓库等区域进行排查,通过建立健全台帐,落实监管责任,加大巡查频次,详细掌握出租房屋、闲置厂房状态来及时发现并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防止“黑作坊、黑窝点、黑工厂”的出现。

以案排查:栾城区组织乡镇和村委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密监控食品生产加工重点村,对曾经有过违法违规记录的重点户进行重点摸排,通过加强教育引导,详细掌握动态,防止见利忘义,重操旧业。如发现可疑动向,及时报告监管部门,为查处各类食品违法犯罪案件提供线索。

以视排查:栾城区在全区范围内布点1800多个摄像头,对全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为充分发挥视频监控作用,栾城区利用区、乡、村主要街道、进村路口的摄像头开展视频监控排查,同时建立健全监控分析制度和案件预警制度,做到三天一排查、五天一分析,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食药安全水平

立足实际,栾城区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和抽检工作,强化问题食品处置和预防,成立食品快检室,在全区所有寄宿制学校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设备。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基层硬件设施建设,构筑无缝隙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结合“配备、标识、制度、档案”四统一的方式,积极探索实施基层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示范村镇的引领作用。通过多形式的宣教活动和载体,该区将食药安全知识普及到乡镇,有效提升群众认知度。

同时,为加强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意识,栾城区重点对《石家庄市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了集中培训,专门印制了农村聚餐“八注意”,为进一步加强农村聚餐管理,有效防止群体性中毒事故的发生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