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稻米市场猜想
2015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我国粮食市场也同样进入了新常态,稻米市场也是如此。当前稻米市场新常态的具体表现在:
政策支持力度有增无减
我国对粮食安全一直高度重视,继实行粮食直补和最低收购价等等政策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战略,将粮食安全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高度。2015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从八个方面明确了各省级人民政府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事权与责任。不仅强调了粮食的数量安全,还强调了粮食的质量安全、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建立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将粮食安全纳入政绩考核,将从制度上为我们的饭碗戴上“护身符”。而2月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新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要求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粮食主销区要切实承担起自身的粮食生产责任。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行为。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等。可见,政策对粮食的支持力度呈继续加大之势。这将有利于我国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
稻米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稻米价格高位运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纵向看,自2003年下半年稻米价格上涨以来,一直呈向上运行趋势,目前国内稻米价格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位。本次国内稻米价格连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且最低收购价自2007年以来连续上调。2014年早、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135元、138元和155元,7年累计分别提高65元、66元、80元,提高幅度分别为92.9%、91.7%、106.7%。近年来,在新稻收购旺季,最低收购价基本上是市场最高价格。有政策的托底,新稻市场运行保持了大体平稳。
横向看:我国稻米价格已高于国际上主要大米生产国。近年来,我国粮棉油糖肉等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价已全面高于国外产品配额内进口到岸税后价,有些产品一度高于配额外进口到岸税后价。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11月,大米、小麦、玉米3大谷物的国内外价差分别高达每公斤1.08元、0.58元、0.52元,均比2013年有所扩大。进入2015年,我国大米价格依旧保持了平稳走势,而国际大米价格在生产丰收、美元走强和原油价格暴跌等因素影响下亦难有大的反弹。内外大米价差的拉大,导致国内大米进口“高烧不退”。
稻谷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在政策的支持下,加上稻米价格相对偏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得到激发。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迎来了空前的“十一连增”,国内稻谷生产也再创历史。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稻谷总产量为2.06亿吨,比上年增加281.5万吨。超过了2012年的历史高点,连续4年站稳2亿吨大关。其中,早稻产量为3401万吨,比上年减产12.5万吨;中晚稻产量为1.72亿吨,比上年增加294万吨。稻谷连续丰收,而2014/2015年度稻谷消费量为2.0248亿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年度产大于需约300多万吨,国内稻米市场供应继续宽松,这为保障粮食市场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米进口持续增加
随着国内外大米价差的扩大,近年来我国大米进口急剧增加。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进入本世纪首次超过200万吨,达231.6万吨。2013年大米进口224万吨大米,再次超过200万吨。2014年国内大米进口再创纪录。据我国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大米进口量为255.724万吨,达到了进入本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比增加31.2万吨,增幅13.94%。2014年大米出口量为41.9万吨,比上年减少5.94万吨。全年大米净进口量达到了214万吨,再创新高。不单海关统计的进口量保持高水平,走私大米进口量也很大。虽然海关总署开展了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2014年查证走私大米21万吨,但仍难以遏制走私大米进口势头。据越南大米协会统计,2014年越南向中国出口大米约210万吨,占越南大米出口的33%,这还不包括通过边境出口的未登记的大米数量。而我国海关进口的越南大米只有135万吨,从官方统计数据看,单越南一国至少有75万吨大米通过走私进口。如将上述大米包括在内,2014年我国大米进口超过330万吨甚至更多,折合稻谷达500万吨以上。
稻各临储规模空前
由于近年来集中收购期间稻谷最低收购价在主产区大部分地区已高于市场价格,对农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托市收购的稻谷数量持续增加。2013年产稻谷托市收购量达3261万吨,创出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的历史天量,此前两年东北地区的粳稻临储收购量也有1100万吨左右。2014年,三大稻谷品种继续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截止2015年1月25日,主产省政策性粳稻收购量超过1660万吨,早籼稻419万吨,加上中晚籼稻的托市收购量,预计2014产稻谷临储收购量将达2600万吨以上。而2014年全年政策性临储稻谷通过向市场拍卖的成交量只有422万吨,据此测算,目前临储稻谷总库存数量应在6500万吨以上,占2014年稻谷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相当多的主产区国有粮库因此出现了粮满为患,仓容日益趋紧,财政也不堪重负。
当然,从短期看,经过大量收购,目前中晚稻收购量(截止1月15日为6097万吨)已与去年旺季收购总量(截至2014年2月28日为6193万吨)接近,表明市场粮源也下降较快,国内稻谷市场供应压力得到缓解,利于短期市场的平稳运行。
稻谷经营成本趋降
由于国家加大深改力度,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再单纯依靠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加上美元持续走强和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出现暴跌,使得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减轻,CPI涨幅逐步回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3%。12月CPI连续第四个月在2%下方运行,PPI则是连续34个月持续为负。2014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0%,远低于3.5%的政府控制目标;PPI则同比下降1.9%。CPI涨幅回落,特别是PPI持续下降,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增幅出现回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下降。除了人工与土地流转成本仍在上涨,其它如化肥、农药、柴油等生产成本均呈稳中有跌之势。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走低,国内汽柴油等原料价格也快速下降,化肥、农药和物流费用等逐步走低。随着稻米生产经营成本涨幅趋缓甚至下降,依靠成本推动粮价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
后期走势猜想
从2013年,我国稻米市场就进入了米价偏高、生产丰收、进口激增、库存庞大等新常态,并使得国内稻米市场的“政策市”特征越来越明显。进入2015年,由于新常态的影响,稻米市场既会表现出与以往相似的走势,也将会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具体猜想如下:
猜想一:稻谷最低收购价将保持稳定
我国实行了十一年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促进农户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2014年新疆的棉花和东北、内蒙古的大豆率先实行目标价格试点。随着粮食目标价格的不断推进,今后粮价的走势将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虽然主要粮食品种稻谷、小麦当前仍将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预计2015年继续上调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如前所述,国内稻米价格已相对偏高,上调空间有限。另一方面,2014年10月份公布的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仍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小麦、稻谷均为主要口粮,连动效应较强。因此,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的可能性很大。
猜想二:稻谷生产仍然向好
在宏观方面:2015年将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在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方面,明确要求落实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离任审计制度等,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将得到有力保障。微观方面: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稻米价格在最高层面上得到了保障,而今年稻谷种植成本涨幅趋缓甚至下降,粮农收入相对有保障,种植积极性将会较高。加上土地流转的加快推进,稻谷规模经营将不断增加,利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利于稻谷单产不断提高。在正常年景下,2015年稻谷生产获得丰收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当然,由于天气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而稻谷生产仍处在靠天吃饭,加上2014年稻谷生产再创历史纪录,比较基数较高,2015年稻谷继续增产的难度较大,但只要没有大的灾害,总产量维持在2亿吨以上的较高水平是大概率事件。
猜想三:大米进口将继续保持高位
虽然2014年国内稻谷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但大米进口却同步创出新高。由于刺激国内大米进口增加的因素仍较多,预计2015年大米进口仍将居高不下。一是当前国内外大米价差仍较大。2015年2月初,市场上进口大米在南方港口报价与国产普通晚籼米南方批发价格的价差约800元/吨,与早籼米的价差也有500元/吨以上。进口利润依然较为丰厚,仍将刺激大米进口增加。二是我国大米市场容量巨大,年消耗大米达14000万吨。且年大米进口配额达532万吨。2014年大米进口虽创出历史,也不过255万吨。从配额看,尚有一倍的进口空间。同时,今年进口配额发放更加精准。国家有关部门1月上旬通过举办专场竞价交易会来作为进口配额分配的关键参考依据,专场交易会上共成交稻谷155万吨,需要用粮的企业部分解决了进口配额。这使大米进口配额数量分配更为合理,将促进大米的进口。三是在大米进口利润丰厚的刺激下,走私进口亦难遏制。预计2015年国内大米进口水平仍将较高。
猜想四:临储稻谷出库将提速
临储稻谷库存加快出库已迫在眉睫:首先,规模过于庞大。现有的临储稻谷规模己达年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加上其它储备稻谷,规模过于庞大,不符合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适度储备原则,必须加快消化。其次,从时间上看,有1000多万吨临储稻谷是2012年及以前的。其中800多万吨库存是2011年及以前的,不抓紧出库,将面临不适宜储存的困境。笫三,由于临储稻谷规模过于庞大,大量仓容被占用。不加快出库,今年如启动托市收购,仓容压力将更大。第四,目前临储稻谷库存轮出速度太慢。虽然2014年5月份国家就开始拍卖临储稻谷,但由于种种原因,出库进度并不理想,2014年全年通过拍卖出库的临储稻谷只有422万吨。而截止2015年1月底临储稻谷库存达6000多万吨,据此推算,即使不考虑后期新增的规模和稻谷的储存适宜性,全部消化也需10多年时间。显然国家也己注意到了这一点,正采取措施来加快临储稻谷出库。今年1月上旬举行的与进口大米配额相挂钩的专场交易会即是一种新举措。一场交易会成交的稻谷数量超过了去年全部成交量的三分之一。相信后期还将会有新的办法出台以加快临储库存的消化。当然,加快临储稻谷的出库也将对稻米市场形成一定冲击,短期稻米市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但长痛不如短痛,时间越长,累积的矛盾将越大,将越难处理。另外,目前临储稻谷出库计划性不强,临储稻谷拍卖不象储备轮出那样具有严密的计划和工作方案。去年拍卖时所有的年份稻谷齐上阵,能卖出什么算什么,既不推陈储新,也无年度出库数量计划,能卖多少算多少,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猜想五: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可能性仍较大
由于2015年稻谷生产仍可能丰收,而大米消费人群虽然仍可能扩大,但因人均需求下降和饲用需求减少,增长势头可能放慢。2015年当年稻米产销将继续呈供大于求,加上大米的进口规模依旧较大和庞大的临储稻谷库存,总体供求压力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年。由于最低收购价将不再上调,刺激稻米价格上涨的因素暂时不多。在临储稻谷加紧轮出和储备稻谷轮换的双重打压下,预计上半年陈稻市场将弱于上年,新稻上市后稻谷价格出现季节性下跌的可能性较大,并有可能跌至最低收购价下方,托市收购全面启动的可能性也将较大。
综合分析:虽然我国粮食供应总体处于紧平衡,但具体到稻米市场而言,由于生产给力,短期仍将处于产需平衡有余,供应相对宽松的阶段。在最低收购价可能保持稳定,供应压力较大和临储稻谷去库存化将不断加速等因素影响下,预计春节后随着大米需求转淡,稻米市场将有一个持续走弱的过程,且不同品种之间的走势会有所分化。早籼稻因轮出量大,市场容量小,受进口大米冲击最直接,走势可能最弱,并直至新稻上市前夕。而由于陈早籼稻价格较低,新早籼预计将低调上市,且低于最低收购价的可能性较大,托市收购预案启动可能性较大。粳稻因临储收购量较大,目前托市收购量已超过上年托市收购量300万吨,后期新稻收购将逐渐困难,价格走势会相对坚挺。预计在节后短暂走弱之后会率先企稳反弹,但在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整体走势难有大的表现。中晚籼稻市场的表现将介于早籼稻与粳稻之间。由于2014年产中晚籼稻临储收购量少于上年,而产量又获丰收,意味着今年市场流通压力高于上年,因此,走势弱于上年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