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副中心炒房风波 房价半天涨两千

30.12.2014  18:25

保定北部住宅区

  在2014年的春天,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利好概念,这个曾经“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的直隶重地再次落入舆论中心。对于更多的保定人来说,各项利好政策尚未落地,他们的忧虑显然大于欢欣。

   狂欢 “涨了也要买,不买还得涨

   你那边情况怎么样?还涨吗?”周围声音嘈杂,王丽拿着手机快步走出盛和嘉园的售楼处。4月2日,山西的王丽夫妇赶来保定楼市看盘,他们的用意简单:投资。

  听说各个楼盘上午下午都可能不是一个价钱,王丽特意和丈夫分开看盘,两人约定随时联系,随时下手。“还是来晚了,以后大户型不好出手。”王丽嘀咕着,“涨了也要买,不买还得涨。

   中午吃了个饭,房价涨两千

   保定房价在3月27日左右开始大幅跳涨,节奏变为半天一涨,部分楼盘几小时一涨。保定人杨先生很早就看上了比较成熟的社区清山公爵城,连着几日他都在观望,3月27日上午,他询价仍是6000元/平方米,中午吃了个饭,下午再回到售楼处,他看上的房子已经涨到了8000元/平方米。

  在记者三天走访的数十个楼盘中,除部分成熟社区部分户型过万元外,均价在7500元左右,比同期均价增长约1000元至1500元。

   忧虑 “楼市病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保定人,刘峰河北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保定北市区某楼盘,工作两年。“本来房子卖得越好,我们工资越高,但我觉着不对,涨得太快了。”刘峰有点“感觉不对”,开盘后半小时房源售罄,没买到房子的客人在售楼处吵嚷。“看到销控表上的红贴纸,不知怎么就想起来我家孩子那次发烧后起得满身的红疹。”刘峰说,短短十来天的时间,上涨的价格超过了过去5年的总和,“保定房价在发烧,病得不轻”。

   保定,下一个燕郊?

   有人说保定是下一个燕郊,但此观点尚存疑。

  2010年,当北京通州区因“城市副中心”的利好而房价大涨之时,燕郊楼市也跟着上扬。

  但是,燕郊楼市又随着通州泡沫的破裂而转入低迷。“燕郊的房价已经透支了太多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刘威说。燕郊产业空心化造成“房地产一家独大”,基建滞后、交通拥堵造成的“高新区”的定位让燕郊无处发力。

   记者手记

  关注经济,讲好故事

   2014年对于河北是一个政策利好年,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保定副中心“传闻”、秦皇岛房价下跌事件、石家庄撤县并区,每一个政策背后都牵扯出众多的经济事件。而我们希望,通过挖掘经济事件背后的故事,为我们的读者做出最理性的研判。

  在每一个“政策”出台后,最敏感的“经济”总会紧随其后,当然,这两者总会交替出现。这也正如本报《经济圈》周刊的发刊词“生活无处不经济”。

  独立、独家、理性、角度是我们稿件的基本面,这个版面希望做到的就是:经济敏感、研读政策、讲好故事。

   2014年,我们还做了哪些?

   2014 10月

  随着石家庄市区的扩容,我们重点从商业角度剖析了《大石家庄的商业展望》。

  2014 9月

  《众筹模式搅动石家庄圈子经济》关注众筹,探讨小资本如何做出大规模。

  2014 7月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下,除了房产,我们也关注在缓慢前行的“医疗一体化”。

  2014 6月

  河北光伏企业广告牌再上世界杯,我们观察省内及国内的光伏严冬。

  2014 2月

  76岁的马胜利在石家庄辞世。本报推出《厂长马承包:被遗忘的改革家》,凭吊马胜利,凭吊改革精神。

  2014 1月

  长城 H8“跳单”,我们关注长城现象所代表的国产车企。

  (原标题:副都保定炒房风波)

【延伸阅读】
  • 正定新规划公示 欲打造石家庄都市区副中心
  • 石家庄正定16年大规划 打造省会都市区副中心
  • 报告称京津冀定位已报中央 保定或成京畿副中心
  • 院士:北京近期不宜新建副中心 京津冀小组应常设
  • 京津冀争副中心被指欲借上层规划认可登顶高位
  • 石家庄今年提出建首都经济圈副中心南部经济中心
  • 京津冀多地争做副中心 沧州廊坊上榜无人提石家庄
  • 北大教授:京津冀河北需要石家庄等5个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