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

07.01.2019  12:00

  ①医务人员迎来首个中国医师节

   ■事件回放

   2018年8月19日,全国医师迎来首个中国医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高度赞誉。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医务人员优秀业绩的充分肯定。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北京市海淀医院,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卫生健康工作者的节日祝贺和亲切关怀,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员并座谈。

   首个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尊医重卫,共享健康”。当日,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11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副主任王贺胜等出席大会。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在大会上说,设立中国医师节是党和人民给予医务人员的特殊荣耀,有利于提高医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医师的执业环境和生活待遇,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首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也纷纷举办各种庆祝活动。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2017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国家设立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74.9万,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9万,乡村医生90.1万。

   ■点评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广大医务工作者承担着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巨大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医务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选择从医,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对于社会和公众而言,理解、支持、信任、尊重,就是送给医者最好的礼物。设立医师节,是尊医重卫,更是敬重生命。当越来越多的医者选择坚守初心,择一事,终一生,不负患者信任,不负职业尊严,不负今日荣耀;当“救人者,人恒敬之;育人者,人恒爱之”,我们便会迎来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健康美好的生活也将会因之更加多彩。

   ②《献血法》实施20周年

   ■事件回放

   截至2018年10月1日,《献血法》已实施20周年。1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在京联合召开《献血法》实施20周年暨2016-2017年度无偿献血表彰大会。据悉,《献血法》实施20年间,全国有超过121万名献血者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获奖者占72.7%。

   献血法》实施20年来,我国全面建立了无偿献血制度,血液管理法制体系和血站采供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无偿献血人次数持续增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自愿无偿捐献。2017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数达到1459万,较1998年增长44.6倍;全国献血总量由1998年不足1000吨提高到2017年近4956吨,增长了近4倍。2018年1月~11月,无偿献血人数和采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和4%。近5年,我国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分别降低20%和30%,自体血回输比例增长30%,不但节约了大量血液资源,而且减少了输血不良事件。

   截至目前,全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90个,已经建成以血液中心、中心血站为主体,边远县级中心血库为补充,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血站服务体系。区域间血液调配制度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地区间、季节性、偏型性血液供需矛盾,有力保障了重点地区、重大活动的临床用血需求。近年来,全国没有发生大规模、持续性血液供应不足现象。2018年1月~11月,全国区域间调配血液150万单位,向北京调配血液15万单位,向西藏自治区调配血液超过1万单位。

   我国血液质量与安全得到国际认可。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血液安全与供应报告》指出,我国自愿无偿献血比率超过高收入国家95%的平均水平。全球仅24%的国家开展了血液核酸检测,我国是其中之一。在血液检测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毒初筛阳性率仅为0.17%,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点评

   无偿献血20年的实践,正是献血文明发扬光大的20年。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无偿献血制度,血液管理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20年后,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管理制度体系和血站采供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20年的坚持与推动,让大家透过献血这个小切口看到了社会文明前进的一大步,更看到了献血者的爱心与奉献。

   20年,无偿献血积累了厚实的群众基础。献血家庭、献血民间小分队、稀有血型献血群等组织形式花样繁多、活动频繁,他们互相传递信息、鼓舞勉励,自愿捐出热血,分享挽救生命的快乐。

   如今,简化献血者用血手续、血液费用信息公开等制度逐步建立,希望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

   ③我国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事件回放

   医疗质量技术双提升,是2018年卫生健康领域不得不提的关键词。2018年6月8日~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密集召开的5场新闻发布会就是生动注脚。

   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患者异地就医区域性集中趋势略有好转,医疗质量安全状况基本稳定,住院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常见病种诊疗水平稳中有升。紧接着的4场新闻发布会分别在浙江、湖北、上海、广东四地召开。发布会召开的同时,邀请主流媒体深度走访了四地数十家顶尖医疗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向公众展示了我国在专科能力建设、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

   我国医疗质量近年来的变化轨迹被概括为“四升一降”:一是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约为81.83亿,较2016年增加3.2%;出院人次数约为2.44亿,较2016年增加7.5%。二是部分专科、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等传统高风险手术科室中,低风险组死亡率分别从2013年的0.16%、0.15%、0.14%,下降至2016年的0.06%、0.11%和0.04%。三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以抗菌药物为例,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下降了30.5个百分点。四是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2017年,三级和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8天和8.7天,较2016年分别下降0.3天和0.1天,实现5年连续下降。五是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续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总死亡率由2014年的0.74%下降至2016年的0.67%,实现连续3年下降。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的提升,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2018年《柳叶刀》发布的最新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中,我国从2015年的全球第60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位。

   ■点评

   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也有了更新更高的期待。顺应新要求、新期盼,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拼搏奋进,推动了我国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纵观我国医疗质量发展现状,向更高层级迈进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提升任务仍然十分迫切,还需汇聚更多力量进一步攻坚克难。

   ④疫苗监管单独立法提上日程

   ■事件回放

   2018年12月23日在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疫苗管理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草案强化疫苗的风险管理、全程控制、严格监管和社会共治。一旦获得通过,将是我国首次对疫苗监管单独立法。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使用了“性质恶劣”“触目惊心”“一查到底”“严肃问责”等严厉措辞。

   对此恶劣事件,国家多部门依法从严处理:对涉事企业给予巨额罚款、强制退市;相关责任人受到终身禁业等严厉处罚,涉事官员失职渎职行为被严肃问责,相关违法犯罪问题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办;及时召回问题疫苗,开展补种续种工作。事件发生后,疫苗安全监管动作频出,疫苗制品实物抽检比例提高,检出质量指标不合格疫苗不予签发。

   此次事件还直接推动《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新增6个疫苗条款及疫苗管理法草案提交审议。疫苗管理法草案明确将预防重大疾病疫苗的研制、生产纳入国家战略,将疫苗纳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出现供应短缺风险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疫苗生产供应;实行免疫规划制度,保障居民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

   草案提出,疫苗生产严于一般药品生产。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要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生产管理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实行疫苗批签发制度,上市销售前逐批进行审核、检验;实行疫苗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实行疫苗全程信息化追溯制度;建设国家和省级两级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加强对疫苗的监督检査;实行疫苗全程信息化追溯制度,实现疫苗最小包装单位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全过程可追溯。

   ■点评

   2005年,国务院出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并于2016年进行修订。此次提交审议的疫苗管理法草案,对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补偿、赔偿等以法律形式进行明确,有利于建立系统、全链条的疫苗管理制度;疫苗管理单独立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疫苗管理措施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⑤多部门迅速查办骗保案

   ■事件回放

   2018年11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辽宁省沈阳市两家医院组织无病老人骗取国家医保基金。事件曝光后,国家卫生健康委立即要求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组织调查,对涉事机构与个人严肃处理,同时派出工作组督促当地开展查处工作。国家医疗保障局负责人也赶赴现场,督导查处工作。

   后经沈阳市公安局查明,沈阳于洪区济华医院、沈阳友好肾病中医院,自2017年以来,先后以合法医院为掩护,通过中间人拉拢介绍虚假病人,采取制作虚假病志、进行虚假治疗等方式,骗取国家医保基金,已涉嫌诈骗犯罪。目前,两家涉案医院院长及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警方已依法传唤相关人员242名,刑事拘留37名,监视居住1名,取保候审1名。同时,沈阳市纪委监委对市医保中心两名涉案人员采取留置措施,对市医保中心分管副主任、中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部两名负责人等3人作出停止履行职务、配合组织调查的决定。

   在推动案件查办的同时,国家医疗保障局在京召开发布会,介绍医保部门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工作情况。2018年9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国家药监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这是医保制度建立以来第一次专门打击骗保行为的全国性专项行动,希望由此形成震慑犯罪的高压态势,营造“不敢骗”的氛围,为将来打造“不能骗、不想骗”的制度约束创造条件。紧接着,国家医疗保障局、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布专项行动举报投诉电话,并开辟了微信举报渠道,明确了举报奖励办法。

   几天后,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部署会,向各地交办了228条国家医疗保障局掌握的问题线索。国家医疗保障局要求各省份须自收到交办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立案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

   ■点评

   医疗保险基金俗称老百姓的“救命钱”,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资金。管好用好医疗保险基金对保障参保人员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都具有基础性作用。面对多发频发的欺诈骗保事件,除了不断强化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建立监督检查和风险预警机制、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外,也要抓紧完善医保基金监管法律体系、大力加强普法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浓厚氛围。

   ⑥九价宫颈癌疫苗获批上市

   ■事件回放

   作为全球首个用于预防肿瘤的疫苗——宫颈癌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自问世以来就成为备受追捧的“明星”疫苗。

   自2006年全球第一支HPV疫苗Gardasil(佳达修)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至今,全球范围内应用的HPV疫苗有3种,分别为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的2价疫苗Cervarix(希瑞适),以及美国默沙东公司的佳达修4价和9价疫苗。自2016年起,2价、4价HPV疫苗在内地相继获批上市,但不少消费者仍选择前往香港地区接种尚未在内地上市的可预防更多病毒种类的9价HPV疫苗。

   2018年4月20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了默沙东9价宫颈癌疫苗的上市申请。收到9价HPV疫苗进口注册申请后,国家药监局将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在最短时间内有条件批准了产品的进口注册。同时,国家药监局要求企业制订风险管控计划,按要求开展上市后研究工作。其后,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有条件批准用于预防宫颈癌的9价HPV疫苗上市。

   HPV疫苗是全球首个把癌症作为适应证列入说明书的疫苗。此次我国批准的9价HPV疫苗,由6型、11型、16型、18型、31型、33型、45型、52型、58型HPV的主要衣壳蛋白组成的病毒样颗粒经高度纯化、混合制成。该疫苗适用于16岁~26岁的女性,用于预防HPV引起的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肛门癌、生殖器疣、持续感染、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国家药监局提醒,对此次批准上市产品或4价HPV疫苗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禁用;注射此次批准上市产品或4价HPV疫苗后有超敏反应症状者,不应再次接种。

   至此,全球已经上市使用的所有HPV疫苗品种在我国均有供应,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不同需求,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手段。9价HPV疫苗上市后,我国内地市场供不应求。

   ■点评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高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所占比例正逐年上升。在内地,HPV疫苗受到众多女性青睐在情理之中,说明公众疾病预防意识在不断提高。但接种9价HPV疫苗并非可以一劳永逸,对于接种人群范围、疫苗防护效果、疫苗接种与癌症筛查的性价比等问题,公众还有待建立更加科学的认知。无论是2价疫苗、4价疫苗还是9价疫苗,接种后仍然需要定期筛查。现有HPV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的高危型HPV,而且随着注射时间的推延,疫苗抗体的效价也可能下降。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筛查,都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途径。

   同时,面对企业产能不足带来的市场供不应求,甚至“摇号预约接种”等情况,本土企业亟待加快产品研发,打破进口疫苗垄断局面,为公众提供更多选择。

   ⑦地方控烟法规加快出台

   ■事件回放

   2018年,多地陆续修订或出台控烟法规,城市控烟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各地大力开展戒烟服务,推动无烟环境建设。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至少有20个城市出台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性法规。

   2018年5月31日,新修订的《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生效。相较于2014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条例,新条例简化了执法处罚程序,有效降低了执法成本,加大了执法处罚的力度,提高了法律的威慑力。8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立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大条例适用范围;明确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的同时,规定了限制吸烟场所;确立了多部门控烟执法模式;丰富了控制吸烟措施;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应模范遵守控制吸烟有关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带头履行控制吸烟义务等。9月,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康养之都——河北省秦皇岛市向社会公布《秦皇岛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草案)》,并征求有关部门和公众意见。《草案》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止吸烟。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及相关公共场所室外区域全面禁烟。

   已实施控烟政策的城市也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北京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从2015年6月1日实施的40个月以来,全市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70万人次,监督检查35万户次,发现不合格单位22139户次,责令整改单位19960家,行政处罚1917家单位,罚款543.79万元;处罚违法吸烟个人8883人,罚款46.525万元。相比之下,《深圳公共场所禁烟条例》执法的最大亮点是滚动“车轮战”,控烟办协同联合执法会同媒体直播,形成强大社会舆论氛围。场所处罚和警告力度大,联合执法督查效率高,媒体宣传覆盖面广。

   ■点评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职责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相信在健康优先政策的指引下,城市控烟立法将不断取得进展,使社会更文明、人民更健康、生活更美好。在诸多城市立法控烟成功经验基础上,国家层面应及早制定全国性的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法规,让全体国民都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免遭烟草危害。

   ⑧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健康产品大放异彩

   ■事件回放

   2018年11月5日~10日,作为去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市盛大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包括展会和论坛两个部分;展会即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业展,论坛即虹桥国际经贸论坛。

   国家展是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内容,共有80多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参展,各参展国充分展示了国家形象、经贸发展成就和特色优势产品;中国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企业展分7个展区、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

   作为首届进口博览会七大展区之一,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为展示全球医药创新成果的大“秀场”,全球众多医药行业巨头纷纷布展参会,展品范围涵盖医疗器械、药品、传统医学产品、养老与康复产品、制药机械与装备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成立交易团,44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和4家科研机构,6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属(管)医院和1家科研单位,赴会与医疗领域参展商友好沟通、积极洽谈、开展采购。博览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交易团赴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医药领域跨国企业在进口博览会期间所带来的创新产品,并积极支持各成员单位按照实际情况和需求,实施精准采购。展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交易团举办了两场集中签约仪式。

   ■点评

   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已经进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新发展阶段,消费和进口具有巨大增长空间。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举办进口博览会也是进一步扩大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对外开放的大好机遇,能够促使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果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先进的医药产品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全球参展厂商将最新的诊疗技术和医药产品引入我国,有利于促进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国内医疗健康行业和医药产业充分利用进口博览会平台,接触、了解全球先进医药产品,有利于加快自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⑨首次神经影像“人机大战”AI胜出

   ■事件回放

   2018年6月30日,全球首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在脑肿瘤和脑血管影像判读比赛中,医疗人工智能(AI)最终以高出20%的准确率战胜两组共25名医生。

   大赛中的神经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BioMind天医智”由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研发。据介绍,“BioMind天医智”用了半年时间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近10年来接诊的数万余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例影像的系统学习,在脑膜瘤、胶质瘤等常见病领域的磁共振影像诊断,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相当于一个高级职称医师级别的水平。如果这款人工智能产品投入使用,核磁检查的出片速度将从现在的几天缩短至几分钟。

   此次出场应战的“人类战队”由25名全球神经影像领域专家组成。大赛分A、B两组决赛,A组考题为颅内肿瘤CT、MRI影像判读,共225道题,人类选手每人回答15道题,“BioMind天医智”回答225道题。B组考题为脑血管疾病CT、MRI影像判读及血肿预测,共30道题,由10位人类选手共同讨论完成答题,“BioMind天医智”回答30道题。两场决赛答题时间均为30分钟,“BioMind天医智”均用了约15分钟的时间完成答卷。最终,在A组比赛里“BioMind天医智”准确率87%,人类战队准确率66%;B组比赛中“BioMind天医智”准确率83%,人类战队准确率63%。

   作为此次大赛的主办方之一,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表示,神经系统是一个万向链接的网络,最适合开展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疾病信息的深度学习,持续提升疾病的诊断效率,在神经疾病预防、诊疗、预后和康复等阶段,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北京天坛医院每年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系统疑难杂症患者30万人次,开展手术1万余例,依托专家对大量病例的标准化标注,“BioMind天医智”才能在几个月内,不断提升疾病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让医生和人工智能对彼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今后能够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诊疗水平提升。

   ■点评

   不同于阿尔法狗战胜人类时带来的轰动,这一次,人工智能的胜利得到了医生的掌声。因为它将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与医生携手对抗疾病。

   人工智能战胜医学界“最强大脑”,让人们看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大有可为。当技术渐趋成熟后,人工智能将成为辅助医生的工具,特别是帮助偏远地区基层医生完成初筛,避免漏诊误诊;印证医生的判断,提高工作效率;把医生从高强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医生有更多时间做研究,给患者以温暖。

   人工智能完胜医学界的“最强大脑”,是医学发展的胜利,也是人类的胜利。应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并让更多研发成果转化为应用,惠及全社会。希望这位不知疲倦、准确率高的人工智能医生能早日上岗,协助人类医生更从容地面对工作,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⑩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基本形成

   ■事件回放

   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行动计划》提出,要紧紧扭住“四个重点”,即重点防控污染因子是PM2.5,重点区域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重点时段是秋冬季和初春,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明确目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经过4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改善明显,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基本形成。但同时,大气污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京津冀地区仍然是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最差的地区,河北、山西、山东等5省市优良天气比例仍不到60%,汾渭平原近年来大气污染不降反升,反弹较严重。

   ■点评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中国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又一次强力推进。大气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要结合国家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政策实施,多地区、多部门共同发力,多措并举,不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促进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为群众留住更多蓝天,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各地卫生健康“掌门人”展望2019
  砥砺奋进的2018年已经远去,卫生厅
年度卫生与健康十大新闻评出
  又值岁末年初,作别令人难忘的2018年。卫生厅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
首批疫苗将在美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2月24日宣布,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