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年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01.2016  16:09
 
  201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紧紧围绕校党政工作要点和学院绩效考核指标,围绕中心抓党建,以党建促进中心工作,突出科学研究优势和特色,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科学研究绩效指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科研经费总量创新高。 新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省市自然基金项目13项,横向科研项目28项。截止到2015年12月31号,到校科研经费2278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364万元,横向经费534万元,人才项目经费380万。经费总量年增长率超过40%,并创学院历年新高。科研经费指标完成度达到118%。 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2015年共发表各类期刊论文103篇,其中SCI收录74篇,其中一区文章11篇,比2014年增长50%,二区论文29篇,比2014年增长45%。氮化硼材料研究中心在立方氮化硼合成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科研成果“常温常压下光化学合成超细立方氮化硼纳米颗粒”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王丽教授一篇SCI论文进入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截止到2015年12月,总被引次数达到81次。 专利及专著、获奖取得新进展。 全年共申请专利43项,获得授权专利3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专著2部,参与出版外文科学专著1部。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一个项目获得2015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国家三等奖。全年完成科研综合指标得分14000余分,完成度达到107%。 科研及学科平台建设取得新成绩。 创建了“固废资源利用与生态发展创新中心”,该中心被列入国家工信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顺利通过国家评估。“河北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并获得优秀,截至目前,学院已经建立了四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发起设立了京津冀三地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创新联盟,并组织了首场青年教师学术论坛。 2016年1月8日,学院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学院2015年工作,展望2016年工作。学院决心保持良好趋势,坚定发展信心、坚守光荣与梦想、迎接机遇与挑战,突出特色和优势,凝聚力量、团结拼搏,抓住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省市部共建等机遇、认真谋划“十三五”规划,争创国家一流学科,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再立新功。    

           
年终总结大会

表彰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