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年味 赏年俗②:河北人舌尖上的年俗

23.01.2016  14:48

   导语:春节不仅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更是美食云集的时节。美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过年期间,河北人又是通过什么样的美食来庆祝佳节的呢?

   年糕

资料图。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是过年必备的应景食品。北方年糕的口味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可直接沾糖吃。河北人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吃的时候,全家围坐一桌,其乐融融。

   花馍

资料图。

  花馍是汉族民间面塑品,也称“面花” 。乡间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枣花、元宝人、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所有花馍的内容都象征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它也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与性格。

   糖瓜

资料图。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糖瓜作为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过去讲廿三那天要祭灶王,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关东糖供着,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禀报时,请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之心。

   饺子

资料图。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枣子、栗子和肉馅等,一齐包入新年的饺子内。放糖的,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甜美;放花生的,寓意吃了人可长寿;还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硬币的,寓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时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蒸馒头

资料图。

  对于北方人来说,馒头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过年蒸的馒头与平时蒸的馒头有所不同,里面有很多说道,过年蒸馒头的面发酵得越好,就预示着来年的日子越红火,“发面”的“”意喻“发财”、“”象征生活“蒸蒸日上”。

   柿饼

资料图。

  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

   元宵

资料图。

  吃元宵,寓意着阖家团圆,幸福甜蜜,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据新华网、凤凰网、新浪、天气网、红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