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侧记

17.02.2015  13:02

    新华网西安2月16日电(记者霍小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经常讲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情牵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一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聚精会神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到陕西看望慰问群众,特意提出要找当年陕甘宁革命老区所属范围的市县领导人一起开会,了解情况,明确思路,推进工作。

    2月13日下午,延安干部学院1号会议室。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同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的24位市县委书记一起,共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

    把座谈会安排在延安召开,请来参加会议的又都是革命老区的市县委书记,其意义不言而喻。

    正像总书记说的那样,陕甘宁革命老区在我们党 历史 上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是当天上午从北京飞赴延安的。他一下飞机就前往自己当年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慰问父老乡亲,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4个多小时的看望调研活动结束后,总书记马不停蹄赶回延安市,主持召开这场座谈会。

    座谈开始时,总书记开门见山地指出,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这些牺牲和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的这些牺牲和贡献,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总书记接着向参加会议的市县委书记们提出4个问题: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 县域经济 发展?如何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改善老区老百姓生活?县一级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极作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如何继承和发扬老区光荣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总书记希望大家围绕这些问题畅所欲言,讲自己感触最深、最真实的想法。

    陕西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志丹县委书记杨东平、清涧县委书记杨怀智,甘肃华池县委书记赵昌军,宁夏盐池县委书记赵涛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他们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问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了认识和体会,提了意见和建议。

    总书记边听边记,不时询问有关情况,同大家讨论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贫困地区调研考察。从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 河北 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到甘肃渭源县元古堆村、东乡县布楞沟村,再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总书记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在这场座谈会上,总书记把扶贫攻坚任务进一步聚焦到革命老区,深刻指出,一些老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老区还有数量不少的农村贫困人口,我们必须时刻挂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