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谋事创业,当以尕布龙为镜

27.08.2015  17:07

  从2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名普通的民政干事一步步成长为青海省副省长,再到86岁去世,尕布龙,从没有停下为高原、为牧民勤勉工作、无私奉献的脚步。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历程里,他一心想的是多为牧民群众办些事,让养育自己长大的草原富裕起来,让这里的人民过上好日子;至死念念不忘的是西宁的生态环境,让南北两山真正绿起来。

  俯首为牛,无怨无悔;一心为公,大爱无私;种树不止,当代愚公。如此淳朴、勤劳的品格,如此无私、奉献的情怀,如此高尚、务实的境界,尕布龙是如何做到的?

  因为尕布龙对自身有着清醒而真切的角色意识。

  他视民如伤,把牧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一个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就是他日常与群众接触、做群众工作的温度。尕布龙曾说:“人民群众是我的生身父母,我对自己的父母报答一点养育之恩,天经地义。”还有比这更朴实、更炽热的情感表达吗?尕布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着省政府家属院的楼房不住,而几十年坚持住在破旧潮湿的旧平房里,把自己的家当成了方便来西宁治病、办事的牧民居住的免费“牧民店”。

  他以愚公之志绿化荒山,是因为他热爱这片生育他的土地,把自己当成了草原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时时都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我天天都接受着你的疼爱情意”。读着尕布龙的事迹,我想起了这首关牧村曾经唱过的歌。我想,对青海高原,尕布龙一定也怀着这样的热爱,所以他才会退而不休,老骥伏枥,在年近古稀之年,仍然每天从早到晚来到山上挖坑、栽树,将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的10年献给了南北两山,为改善西宁的生态环境尽心竭力。他就是想着让荒山早日绿起来,让自己的家园好起来,让人民的日子富起来。

  他夙夜在公,清正廉洁,不谋私利,是因为他时刻记着,自己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尕布龙常说,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要是事事都只想着自己,想着自己的家人,那还算什么公仆,还怎么配做共产党的干部?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念,尕布龙才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对待家里人也严格要求。尽管身居高位,但他没动用自己的权力为在草原放羊的女儿和在偏远乡镇工作的养子办理工作安置和调动。自从担任领导干部,尕布龙的心里就有一个信念:权力来自百姓,只能服务于百姓,坚决不能以权谋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尕布龙已经逝世四年了,但时至今日,他的事迹仍然被人们所热议,他的精神仍然被人们所景仰,是因为他就是一面镜子,在他身上,闪耀着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人性光辉,体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和无私品格。党员干部当以尕布龙为镜,祛除那些私心杂念,丢掉那些牢骚抱怨,抛弃那些浮躁虚飘,以严的作风、实的态度,修身做人,谋事创业。为官一任,就去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