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干部谈执行力——程晓娜:执行力落地浅谈

07.08.2015  20:42


               
    印象中,电视剧《走向共和》里有这样一个桥段,李鸿章:“我说的话,底下的人听进去50%,想一想的有20%,做到的有10%,我就很满意了”。那时,只是觉得李鸿章对于执行力的认识深刻、总结精辟,但自己对执行力并无过多思考;适逢厅机关进一步开展“提升执行力”的大讨论活动,由此因缘,催生了我对执行力的再思考。
    第一,何为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管理学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资深企业家保罗•托马斯和企业管理学家大卫•伯恩提出,是贯彻组织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套用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执行力其实就是指贯彻落实的能力,但要求按时、按质、经济的完成任务。微信中退伍军人克服万难如期将花瓶送至老板手里的行为,完美地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执行力;但雇佣私人飞机助其完成任务,忽视了执行力的“经济性”,有悖于“花小钱办大事”的经济规律,故执行力的成本问题与执行力的科学性问题有待讨论与商榷。
    第二,如何让执行力落地。执行力的一半是沟通。沟通不畅是执行力的巨大障碍,指令不清晰将浪费巨大成本。著名的沟通漏斗理论说:一个人通常只能说出心中所想的80%,对方听到的最多只有60%,听懂的只有40%,执行时只有20%,三个月后只剩5%。其要义与李鸿章100年前的“发声”竟惊人的一致。故执行力落地一定要保证:“提出目标、明确方法、明白指令、及时复盘、随时互动、及时校正,方能确保执行力完美落地。微信中老板为考验退伍军人故意下达了模糊的指令,退伍军人秉持坚守不弃的信念完成了任务,其锲而不舍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现实中,如若我们接到了模糊的指令,则需要反复沟通,确保任务目标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优质的完成工作。作为一名审计“新兵”,对此略有体会,做工作时要多听多问,边做边问,确保“做”与“听”相合拍,避免“做”与“要”相脱轨,争取一次完成、保证执行效率,使个人执行力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