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干部谈执行力——史一光:执行力的心得体会

11.08.2015  12:10
   一、何为执行力
  执行力包含三个层面,五种能力。三个层面是指:按照命令和规则做事的过程;按照预定的计划行为的过程;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五种能力是指:政策领悟力、实践结合力、团队建设力、沟通协调力、过程控制力。
  具体而言,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政府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成果的关键。对党员干部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其衡量标准就是能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营造力,其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政府的战略目标。
   二、提高执行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执行力体现较为明显的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是战术层面上的问题,然而,执行力也是一个战略层面上的问题。由此可见,执行力是一种系统的能力,它渗透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执行有力、执行到位,就会事半功倍;执行不力、执行不到位,事倍功半。可以说,执行力是政府工作成败的关键,执行力就是政府的生命力。
  提高执行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
  (一)提高执行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围绕七大主题: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这七个主题,其深层次的要求就是决心、质量、效率,就是执行力。因此,提高执行力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执行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尤其重要的是,我国现在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认同文化、统一观念、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强化执行、严格考核。这些需要做的,都是执行力所包含的精神实质。
  三、如何提高执行力
  正如执行力是一种系统的能力,要提高执行力就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然而,仅追求面面俱到从而想一步到位的结果是不能集中用力,小则停滞不前,大则会有反作用。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加强沟通,使思想、信息得以传递通畅。通畅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面对问题,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当这些想法和见解用于解决问题时,必然都有可取的和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如果能互动,就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从而寻求出最为优化的方式方法。信息的传递也一样,最适合的解决之道往往就在信息的整合过程中显现。
  (二)协调一致,使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如果说沟通是前提,协调就是手段。能否与他人和谐相处,互相配合,使各方相互信任,劲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要做好协调工作,需要做到尊重各方和理解各方的工作,只有各方能够做到以客观的态度共同处理问题,才能扬长避短。
  (三)反馈及时真实,使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执行结果如果有成效,需要反馈。因为整个执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总结的过程,其中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范例。执行的结果如果不理想,则更要及时真实的反馈。成功的结果必然贯穿着失败的过程,重视失败的教训,分析其原因,从而制定出对策,才是成功最大的推动力。
  当前国内外形势有值得鼓舞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而执行力无论在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面前,对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对环境变化反应及时,并作出迅速应变才可能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中赢得先机,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