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抗洪救灾报道小分队发自平山县—— 干群拧成一股绳 重建北杏园

31.07.2016  21:09
              平山县古月镇北杏园,一个位于甘秋河上游的小村庄。全村有167户、645口人,耕地450多亩,甘秋河穿村而过。村居分布在河的两岸,中间只有一座石桥相连。
              7月19日,暴雨如注,北杏园遭遇严重洪灾。路、电、讯、水等基础设施几乎全部毁坏,冲毁农田370多亩,房子倒塌或被淹69户,受灾村民近600人。
              “洪水无情党有情,灾害无情人有情”“激情干事,重建家园”,7月30日上午,记者走进北杏园,悬挂在石桥上方的两条标语甚是醒目。
              “灾害面前,我们更加团结,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虽然洪水冲垮了我们的家园,但是不会冲垮我们重建家园的精神堤坝。”站在依然屹立的石桥上,北杏园村党支部书记闫志平坚定地说。
              走在村子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王三栓家一楼的房间,至今还留有清晰的水印,约有两米高。王三栓说:“有政府做后盾,有村干部带头,有乡亲们互帮互助,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我们肯定能把家园重新建好。
              洪水过后,北杏园的村干部和21个村民代表立即带领乡亲们清庭院、清街道、清路障,抓紧收拾洪水漫过的家园。
              在外打工的北杏园村民也赶回来,奋力投入恢复重建的大军。
              王清明一家人居住在平山县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闻讯后,他火速赶回北杏园,把村南自家刚装修完尚未开业的饭店,腾出十几间房来,用于安置受灾乡亲。还购买了几千元的面粉、方便面,确保乡亲们能够吃上饭。
              张建忠和张建文是亲哥俩,哥哥张建忠在石家庄开出租车,弟弟张建文拉煤跑运输。尽管这次洪水没给他们家造成多少损失,但是哥俩一直在村里帮乡亲们生产自救。
              得知家乡被淹的消息,正在山西的张建文7月20日上午就回到了村里,而且还给乡亲们带来了120袋面粉、两台抽水泵和50多米水管。清庭院、清街道、清路障,收拾被洪水浸泡的家具,还负责开车接送乡亲们,多的时候每天去县城七八趟。
              暴雨肆虐那晚,张建忠正在村里,他在帮助老乡抢救汽车时,手被铁丝刺破,导致发高烧。在县医院只输了两天液,就返回了村庄。“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自己的村子遭了灾,连村子外边的人都那么关心支援我们,我们自己更应该多出力。”张建忠说。
              灾害发生后,古月镇也及时为北杏园送来方便面、大米、面粉等,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县里来人了、市里来人了、省里来人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驰援,更坚定了北杏园重建家园的信心。
              目前,北杏园已经有了开往县城的客运班车,电力和通讯已经恢复,村民也能吃上水了。7月31日,全村的院落和街道的淤泥也能清理完毕。
              “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未来的北杏园将会更加美丽富裕!”闫志平说。


来源:摘自2016年7月31日《河北日报http://hbrb.hebnews.cn/html/2016-07/31/content_116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