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做实帮扶解困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省总工会主席王增力在张家口调研时强调

08.08.2014  10:53

     

 

王增力(右二)在张家口市职工服务中心调研

本报讯(记者高会坡)8月4日至8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省总工会主席王增力一行就工会如何更好地帮扶救助职工、更好地服务会员群众在张家口调研。他强调,帮扶服务职工是工会的天职,各级工会要积极开动脑筋,勤下基层,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扎实发挥作用,倾心做实帮扶解困工作。
  各地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如何,始终让王增力牵挂在心。几天来,王增力一行一刻不停,先后深入到张家口市桥西区、康保县、尚义县、崇礼县和张家口市职工服务中心调研,每到一处,都仔细了解窗口功能设置、询问帮扶服务项目、查看困难职工档案,详细了解职工服务中心的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在张家口市桥西区西山底社区“爱之源”互助超市,“工会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互助资金从哪儿来”、“帮扶对象如何确定”……王增力不时就帮扶救助情况进行询问;“全县困难职工有多少?”“1081名困难职工。”“特困职工有多少?”“506名。”……在康保县总工会困难职工救助室,工作人员对答如流让王增力点头称赞,当听说当地有2万余名职工参加大病医疗互助,三分之一职工得到过救助时,王增力非常高兴,“做善事,就要体现出工人阶级互帮互助的阶级感情,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娘家人’的关爱”;在尚义县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王增力坐到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的电脑前,点击查看困难职工致困原因、救助情况等,“情况登记清楚、明白,管理方法规范、得当”;在新建的张家口市桥西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和崇礼县职工服务中心,王增力详细了解其建设过程和原中心的运行、作用发挥情况,并步入正在装修的服务中心,详细查看了中心各楼层的部门设置和职能窗口的设置情况,并不时就有关问题进行询问。
  企业的生产状况如何,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工作是否到位等,是王增力最为惦念在心的大事。调研期间,王增力一行下车间、进班组,与劳模代表、一线职工心贴心沟通,实打实了解大家的愿望和心声。在中煤集团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王增力深入圆环链分厂、传动分厂车间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对该公司工会注重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潜能的做法给予肯定;在冀中能源康保矿业有限公司,王增力进食堂询问饭菜种类,在群众工作室翻阅职工信访登记表了解职工所需所求所愿,当看到该单位持续开展“安康杯”活动时,表示“安全生产是煤矿的第一生命力,事关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应当常抓不懈”;在尚义县七甲乡农业合作社,当听说合作社工会主席杨军带领当地农户和工会会员发家致富并当选2014年度省劳动模范时,王增力非常高兴地说,“作为劳模,更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崇礼县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王增力边看边对该企业重视工资集体协商的做法予以肯定,“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涉农企业,工会更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调研中,王增力对张家口各地、各级工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张家口工会工作很扎实,全方位的工作都比较突出,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项目化管理,把有些工作做得非常具体,做出了实效,比如桥西区总工会的项目化管理工作,“是用经济的手段推动工会工作,实质就是费随事转”,值得在全省推广。
  王增力指出,帮扶服务职工是工会的天职。省工会十二大提出了“凝心聚力抓大事、抓善事、抓要事、抓有影响的事”。帮扶服务职工就是抓“善事”,各级工会要用更大的投入、更多的精力抓好帮扶服务,把善事真正切实做大,做到职工心中,真正打造成有影响力的事,在社会上特别是在职工中有影响。
  就如何做好帮扶解困工作,王增力要求,要摸清底数,精准掌握困难职工情况。要清楚致困原因、家庭情况、建档时间、帮扶内容等,属于困难的,属于特困的,属于极困的都要清清楚楚,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游离于帮扶解困的视野之外,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有进有出机制,把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到刀刃上;要找到抓手,用项目化来推进帮扶工作。要潜心研究、策划一些急职工之所急的有影响的项目,针对特定群体加大救助力度,通过一个项目解决一批人、一个时期的问题,使救助工作真正能够操作,增强帮扶服务职工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要分类细化,让帮扶对象切实得到救助。帮困不仅仅是帮助钱,扶志也很重要,要细化到在多长时间解决他的问题,使帮扶对象真正得到救助,做出实效;要搭大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会组织要搭建广阔的平台,放大工会能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到为职工帮扶服务中来。
  王增力强调,要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民主生活会的成效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把帮扶解困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省总工会副主席戎阳,张家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总工会主席魏福刚,张家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江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