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帮忙文化大集:祖辈传承的工艺—漏粉

24.03.2016  12:36

26日在青园小区,小吴帮忙文化大集开集,咱接着跟您说说咱们大集上的美食传承,粉条是咱北方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尤其是以前到了冬天,家里储上白菜、粉条,有时候放点肉,在一块儿这么一熬,那味道,香。今天我们带着您,到鹿泉去看看红薯粉条的生产。

有些加工手艺咱在旁边看着也跟看节目似的,很多手艺到今天有的失传了,有的被替代了,能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那么这种漏粉红薯粉条也会出现在咱们小吴帮忙文化大集的集市上,感兴趣可以直接尝尝看。

红薯漏粉的原材料自然就是红薯,挑选适合的红薯磨成粉,打浆筛杂质,最后剩下的淀粉才能够用来制作粉条,并且制作的过程都是人工完成。

林建顺说,漏粉手艺最有特点的就是其中的漏字了,帮忙记者手中拿着的瓢就是漏粉工艺很关键的道具,面好了以后,有人不断把面放在手里揉搓,用当地话,这叫耍面,旁边的人拿瓢接过一部分,让面顺着瓢底的孔洞,漏进冷水中定型,之后再通过其它几道工序,咱们的漏粉红薯粉条就制作完成了。而两个瓢底大小不同的孔洞生产出的漏粉,大小不同,吃法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