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29师】第十九篇:太行母亲李才清

20.08.2015  09:43

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了50多名129师伤病员,保存了32驮冀南银行钞票、8大箱银器及许多被服和药品,这个秘密她保守了40多年不肯透露。这个坚强而博爱的太行山女人,被党和政府授予“八路军母亲”称号。《我们的129师》今天请听河北台记者张雁、邯郸台记者赵峰的报道《太行母亲李才清》。

在位于邯郸涉县赤岸村的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的展室内,陈列着一根50多米长的麻质大绳。

讲解员:“我们看到这有一条特别长的大绳子,这个大绳子在它背后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大绳子的主人叫李才清,被称为‘八路军母亲。’

李才清,出身涉县青塔村贫苦农民家庭,因为穷,李才清一家在庄子岭租地生活。1938年,八路军129师在涉县建立新政权,实行减租减息,李才清一家人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为此,李才清也成为党的可靠积极分子。

记者来到青塔村已是下午,李才清70多岁的孙子郭乃锁带着记者又走了十几里山路才来到庄子岭,他说现在庄子岭上已经没有人家了,山崖上的一个山洞就是奶奶当年救护129师伤员的地方。

郭乃锁:“就那个你看,那个洞是最好的洞,就是进去那个洞又拐了弯了,可是拐了弯过去还有个小窗户能看到外边,主要的重伤员就都放到那儿了。

1942年5月,侵华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大“扫荡”。八路军机关和后勤部门向外转移,5月25日突围中,5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和行动不便的女同志陆续来到了庄子岭。李才清和家人将他们分散隐藏在庄子岭周围半山腰的18个山洞中。

当晚,八路军后勤部派人把32驮冀南银行钞票、8箱银器、几驮军用服装和许多药品送到庄子岭。李才清连夜带领全家,连背带扛把钞票掩藏到村外的土山上、地沟子里,32驮钞票和电台藏了35个地方,每个地方都用特殊的石头作为标记。不易搬运的8大箱银器埋在自家驴圈里,再撒上几筐新驴粪。最后又把军用被服、药品运到村后的山洞里藏好,总共藏了50多处。

郭乃锁:“八路军总后勤部部长叫杨立山,到那儿就交代了我奶奶,这些军用物资你要保管好,日本就是抓住你杀头也不能说。日本抓住我奶奶两次,又是皮鞋踢、又是刺刀搁到你脖子上,砍刀搁到你脖子上,不说,八路军来了没有,说,来了,哪儿去了?走了,往哪儿走了?往山那边走了。

郭乃锁说,伤员和物资在庄子岭藏了两三个月,直到日军全部撤走后,八路军才把伤员和物资接走,清点物资一件不少。他说,在这期间,每天给伤员送饭是最危险的,白天为了不让鬼子发现,奶奶李才清都是用被子挡住窗户偷偷的做饭,做好后用木桶盛好,让爷爷和父亲在夜里带上大绳,爬上悬崖用大绳顺到崖洞中。

郭乃锁:“就是送饭走的那些路啊!脚踩到哪里,手扒在哪里,还得记住,记错了,脚迈错了就掉到悬崖下边了。这个路就这么难走。

一个月过去了,李才清家里的粮食就全部吃完了,李才清就叫儿子到山下乡亲们家借粮,庄子领周边山上的野菜也让他们挖了个遍,家里后来改成一天一顿饭,就是为了给伤员们省下粮食。日军撤退后,李才清把伤员从岩洞里接出来,悉心照料,使他们很快恢复健康,重返战场。临别时,战士们情不自禁的叫李才清“八路军妈妈”。

郭乃锁:“一开始是年龄小的叫,后来就是成年人也叫,都叫八路军妈妈,就是这样都叫开了。

郭乃锁告诉记者,当时家里人都知道奶奶帮助八路军藏了很多东西,但谁也不知道藏的是什么,奶奶李才清把这个秘密保守了40多年,直到1986年底,在儿子和有关领导苦口相劝下,她才说出了真相。

听着八路军妈妈的故事,记者不知何时打湿了眼眶。望着巍峨雄伟的庄子岭,它仿佛就是李才清的化身,一个朴实坚强的太行母亲。(河北电台记者张雁、邯郸电台记者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