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29师】第二十篇:我的娘亲在太行

21.08.2015  10:11

70多年前,在战火纷飞的太行山里,一群再普通不过的山村妇女,用甘甜的乳汁、无私的牺牲哺育了129师将士的孩子,用她们柔弱的肩头挺起民族的脊梁。系列报道《我们的129师》,今天请听《我的娘亲在太行》。

199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重回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此行中他专门赶到临近的山西左权县云头底村,祝贺奶娘郭金梅80岁大寿。

涉县文物局副局长程俊芳:1994年5月11号来涉县的,他是从山西云头底先看望奶娘之后来的。我听他的随行人员讲,邓朴方始终在提她的奶娘,始终没有忘记过他的奶娘,当他回到太行山的时候,他主动提出来要去看望他的奶娘。

1944年春,邓小平和夫人卓琳的大儿子邓朴方出生,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不允许他们把儿子带在身边,于是他们把邓朴方寄养在云头底村郭金梅家中,郭金梅哺育了邓朴方16个月。邓朴方在奶娘郭金梅80岁寿宴上,送了奶娘一个工艺瓶。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教授郭秀芬:送上了一个白瓷的工艺瓶,上面烧制着这样的字:乳育之恩,铭心不忘。

乳育之恩,铭心不忘,邓朴方是众多寄养在老乡家中的129师红色宝宝的代表。这样的孩子和奶娘,在涉县还有很多。

涉县文物局副局长程俊芳:在当时那种特定的环境下,是不允许他们带孩子的,他们生完孩子之后,就把所有的孩子寄养在奶娘家,像129师刘伯承师长的孩子、邓小平政委的孩子,黄镇的几个孩子,还有李达……

当时八路军给每个奶娘的待遇是:一个月一升小米。因为战事频繁,有时她们都顾不上领这样的“奶孩粮”,但是奶娘们把八路军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精心喂养,甚至超过自己的孩子。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教授郭秀芬:很多的时候家里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有一口饭也是先让这些孩子来吃。

129师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镇的孩子黄河出生在涉县王堡村,为了哺育黄镇的孩子,奶娘给自己的孩子断了奶。

涉县文物局副局长程俊芳:黄镇的孩子黄河,出生在王堡村,奶妈就是王堡村的,当时奶妈的孩子和黄河差几个月,奶了黄河以后呢,把自己孩子的奶断了,让黄河吃。

面对日军的扫荡,为了保护好八路军的孩子,有的奶娘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涉县赤岸村村民刘三英:圪料山的奶娘李果兰父母为保护八路军托付给她们的孩子,把母女藏进山洞,俩人被鬼子刺刀刺死;南窑村的奶娘杨玉莲抱着奶孩儿被鬼子追赶,她把孩子安置在隐蔽处,自己连喊带叫把鬼子引开跳了崖。像这样的奶娘还有可多可多呢!

邓小平儿子邓朴方的奶娘郭金梅、刘伯承儿子刘太行的奶娘韩春华、罗瑞卿女儿罗峪田的奶娘王巧籽……太行奶娘到底有多少,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据相关部门走访,太行奶娘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几乎村村都有。

涉县129师纪念馆文史办副主任李美菊:因为除了领导人的,包括很多当时很多连长的或者其他的,他们的孩子要叫老乡家抚养的,这样下来的话我想,整个涉县最少有100多个。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奶在老百姓家的孩子陆续被亲生父母领走。这些孩子有的在奶娘身边长到四五岁,有的已经长到八九岁。孩子被领走了,奶娘们难分难舍、日夜牵挂,有的甚至因此病倒了。

涉县县委党史办李书味:太行奶娘要经历四关:生活艰难关、生命危险关、离别痛苦关、一生难见关、这四关是太行奶娘难以逾越的、铭记心底的难过之关。

为歌颂太行奶娘的哺育之恩,1992年山西左权县创作了一部《太行奶娘》歌舞剧,在全国巡演,无数观众被太行奶娘的高尚情怀深深打动。(河北电台记者张雁、邯郸电台记者郭丽莎、张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