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优势产能大步布局全球④】沙河玻璃落户“非洲屋脊”

25.09.2015  22:12

壮大玻璃,“非洲屋脊”谋壮大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马彦铭

目前,企业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产能也由原定的60万重量箱升格为80万重量箱,力争今年年底投产。”近日谈起在坦桑尼亚前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玻璃生产线项目,沙河市壮大玻璃建材公司总工程师周军平信心十足。

坦桑尼亚是第一批加入中国国际产能合作进程的非洲国家,境内的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屋脊”之称。坦桑尼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正寻求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转变。

而相距万里之遥,享有“中国玻璃城”之称的河北沙河,正谋求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企业渴望“走出去”壮大筋骨。

供求对接,盈缺调和,让沙河玻璃企业落户坦桑尼亚成为可能。

互利共赢:当地提供优惠政策,壮大玻璃带来就业

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交通发达,是坦赞铁路的起点,公路通往全国各大城镇,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壮大玻璃占地200亩的厂房,就建在一条公路旁边。

将来建成投产了,运输会非常方便。”周军平介绍,达累斯萨拉姆对建材需求量较大,同时坦桑尼亚周边国家也正在大兴土木,同样需要大量建材。正因如此,他们才果断选择在这里投资建厂,建设两条格法玻璃生产线。

达累斯萨拉姆当地政府对前来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非常欢迎,并积极为投资者提供各种便利。具体到壮大玻璃项目,当地除了在水、电、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服务方面给予配合外,行政服务效率也比较高,还制定了3年免税的优惠政策。

而尚未投产的壮大玻璃项目,已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除了厂房、办公楼等建设投资外,目前的土建工程已经使用了一部分当地工人,受到了居民的欢迎。而将来投产后,新工厂年产值将达2000万美元以上,能够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

技术输出:用先进技术、较低成本,占领国际市场

今年上半年,我省平板玻璃产量同比下降12.6%,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面对如今建材行业的低迷走势,周军平对企业当初“走出去”的决定感到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