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王大虎到吴桥、南皮调研

29.05.2015  20:08

  当前,我市各地即将进入“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走在田间地头,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今年小麦长势如何?农业生产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带着这些问题,28日,市长王大虎专程到吴桥、南皮两地调研。他强调,要认真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同时要全力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吴桥县沟店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王大虎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当看到麦穗饱满丰盈时,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正在麦田里忙活的村民高兴地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预计一亩地能产千把斤小麦。

  “今年县里出资100多万元,为全县小麦、玉米等作物上了保险,这可让种粮农民吃了定心丸。”随行的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为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吴桥县积极与相关保险公司沟通,由县财政出资,为全县数十万亩小麦、玉米等作物进行投保,这样一来,即使遇到反常天气,农民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听了这位负责人的介绍,王大虎接连称赞:“这笔钱花得及时,花得值。应把吴桥县的经验做法向全市推广。

  南皮县是“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发源地和工程实施的核心区,在乌马营镇双庙五拨村渤海粮仓示范基地麦田里,由中科院李振声院士培育的“小偃81”“小偃60”耐盐小麦长势喜人,预计今年亩产将达到500到600公斤。王大虎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对确保我市粮食增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全力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此拉动我市盐碱地综合利用和中低产田改造,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中科院南皮试验站,王大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南皮县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相关工作汇报。王大虎指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在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沧州万亩示范方从南皮发展,在沧州东部县(市)逐步推开,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在全市推开。

  王大虎强调,要以国家渤海粮仓农业科技园区落户南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思路,科学制定规划方案,依托中科院强大科研后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手段,着力把南皮打造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点。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沧州东部沿海耐盐苗木的研发培育,让沧州东部县(市、区)绿起来,逐步改善全市整体生态环境;要全力做好“渤海粮仓”南皮种子公司筹建工作,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机构编制,确保全市示范区种子推广和供应。

  调研期间,王大虎还来到吴桥县中汽轮胎有限公司、吴桥杂技学校等地,就重点项目建设及杂技文化产业发展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