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民资金“挪窝”锁定中长期收益

16.07.2014  14:05

河北网讯(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王巍)进入7月,天气越来越热,而理财市场却并未如天气一般的火热:年中时点一过,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再次转头向下,省会银行理财市场上似乎已难觅预期年化收益率6%及以上的理财产品;而互联网理财众“宝宝”的收益率也随着流动性需求的降低而有所下降,目前普遍已降至4%至5%区间之内。许多有意理财的市民纷纷发问:年中刚过,高收益理财都去哪了?

日前,记者探访省会理财市场发现,在市场利率将继续下跌的预期下,国债、银行债券等近年较为平淡的品种,开始逐渐升温。省会市民纷纷将资金“挪窝”,力求锁定中长期收益。

省会公务员杨宁女士最近收到某股份制银行发来的信息:现售保证收益型理财,5万起,一年期,5.0%;4个月,4.36%。她遗憾地对记者表示:“就在6月末,还有好多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的理财产品呢,我本来想买来着,就是没抓紧,这才过了10天,收益率怎么就大不如前了呢?

对此,银率网分析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在6月中旬到月底的半个月里,迎来今年为数不多的收益率“爆发期”,而在已经到来的7月份,理财产品走势将会延续过去的下行走势,6月下旬的收益爆发将不会延续。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于银行在季末对流动性的特殊需求造成的。6月中旬,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应付季末流动性紧缺。而进入7月的第一天,上述各品种齐齐掉头向下,这意味着,随着银行季末考核期的结束,流动性需求自然降低,理财产品再次回归原有走势,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将趋于平稳并保持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