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制定完善17项制度让履职工作更“接地气”

13.06.2014  09:52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联”“送”之间彰显群众观念

人民政协来自人民,植根于群众,这是政协工作的特色。如何体现政协特色、打牢履职基础,让政协的这一“群众”优势得到更好地体现和发挥,是各级政协组织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课题。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市政协紧扣“联系委员、服务群众”主题,先后制定完善了17项制度规定,其中许多是探索创新性举措,密切了政协机关与委员、委员与群众的联系,让政协工作“常在一线”,让政协委员“时时在线”。

在“联”字上做文章

“三联系”联出履职新作风

今年5月15日,市政协十二届十二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市政协领导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的意见》,该《意见》规定:市政协每位主席会议成员联系2—4名常委,每位常委联系4—6名委员,每位委员联系5—6名群众,通过定期走访、座谈或电话、网络、信函沟通等方式,通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重要会议精神和有关工作思路、工作情况,倾听委员、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重大政策实施前的动态和倾向,征集委员、群众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委员、群众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三联系”,犹如在政协机关与委员和群众之间架起千万座连心桥,让寻常巷陌的声音坐上直通车奔向议政殿堂,也让全市的大政方针驶上快车道,直通百姓中间。

“联系广泛”是政协组织履职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政协委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他们,政协与社会各界群众保持广泛联系,汇集来自多个方面的“百姓声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政协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履职活动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在“联系”二字上做文章,先后制定完善了《主席约见委员制度》、《委员接待日制度》、《市政协领导联系县(市、区)政协制度》和《加强与县(市、区)政协联系的意见》等17项制度规定,在市、县两级政协开展了“创建委员之家、提升委员素质、服务发展大局”活动,真正让政协组织在群众中扎下根、探到底。

“三送”变“五送”

根据群众需求增加服务内容

“感谢市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开展‘五送’活动,让俺们在家门口就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寿县灵寿镇新村党支部书记吕喜珍说。5月28日,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赴灵寿县灵寿镇新村开展送医、送教、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五送”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在活动现场的科技咨询服务处,农林畜牧专家一边发放农业科普资料,一边就村民提出的种植、养殖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在法律咨询服务处,村民们就法律纠纷向法律专家进行请教。义诊现场,来自儿科、骨科、肝病、内分泌、心内科、中医等科室的委员专家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诊断病情。活动当天共接待群众近200人次,设置科普展牌20多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00多册。

一直以来,以“送医、送教、送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活动,是政协组织的保留“节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回应百姓需求,凝聚民声民心。今年以来,市政协启动并将定期开展以“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送医、送教、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五送三服务”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送文化、送法律内容,将“百姓需要什么我们送什么”作为活动宗旨,真正在零距离中服务,让群众得实惠。

“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突出特点是密切联系各界群众,脱离人民群众,人民政协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市政协主席王华清说。“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探索和完善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发挥政协组织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