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招商引资显成效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28.09.2015  17:56

今年以来,市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推进一批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项目为重要抓手,全面布局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靠项目建设打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阻击战,取得了积极成效。

不断拓展招商引资新思路。 围绕“京津”和“沿海”两张牌,瞄准京津、欧美等重点区域,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开发区发展,抓项目主体培育,把开发区打造为项目建设载体和经济发展增长点;全市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抓项目储备,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确保项目不断档、投入不下滑、发展不停步;围绕项目质量,严把准入关口,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拒绝污染项目。

全面发挥招商引资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完善产业配套环境的要求,各县(市)区招商部门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下大力引进培育一批配套企业、配套项目,切实解决好企业配套“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提高对项目和企业的分析判断、洽谈对接、跟踪服务能力,为客商和项目提供“保姆式”贴身服务,确保项目招商实效。

出台开发区《考评办法》构建优质投资平台。 针对全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物流产业聚集区进行了深入调研。经全面摸底后,根据所掌握的开发区(园区)机构建制、发展建设水平等因素,出台了《唐山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经济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全市范围内23家建制完备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纳入唐山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经济发展水平考核体系,按照上一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划分为三大类,分别制定了20%、25%、30%的主要经济指标年增幅目标。每年年初,对上一年度的被考核单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完成情况进行排名,本着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完成目标且排名前三位的开发区(园区)给予优先安排土地指标、管委会领导班子评定为优秀、优先考虑干部选拔任用等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且排名后三位开发区(园区)对于管委会领导班子问责乃至调整任用。《办法》的出台实施,切实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激发出了开发区的发展活力。

紧抓招商项目突破经济发展阻力。 在谈项目方面,唐山市对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在谈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重点项目库,实时跟踪督导200个5亿元以上的在谈项目,对项目库中落地项目给予剔除,并补入新的重点在谈项目。全市现阶段投资5亿元以上内外资重点在谈项目共200个,其中内资项目177个,总投资额5151.23亿人民币,合同引进省外资金2669.12亿人民币;  外资项目23个,  总投资额245.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16.5亿美元。

签约项目方面,捷报频传。9月16日在“中外企业投资唐山行”开幕式暨项目签约仪式上,1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内资项目13个,总投资293.2亿元人民币,外资项目5个,总投资8.5亿美元,广泛涉及高端装备制造、钢铁精深加工、电力、化工、食品加工制造、金融、建材、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落户乐亭县。此项目旨在发展以县运营服务中心为核心,融物流、仓储、保鲜、冷藏、检测为一体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通过信息、物流、金融服务,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连为一体,形成贯穿整个大宗农产品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农村淘宝”新的运营模式也将成为全国独树一帜的新型案例;德国汪克尔发动机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450万欧元,拟引进世界最先进技术-汪克尔转子发动机,以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成果产业化为重点,打造辐射亚洲地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该项目也是我市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投资合作模式,实现外经、外资、外贸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路南区赛格电子市场该项目投资2亿元人民币,属于赛格集团开拓华北、东北地区市场的重点项目,未来将成为华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最具规模的电子产品流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