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局强化”五种模式”打造立体化稽查

24.10.2014  12:58

为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械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转变观念,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重点监控、电子监管、社会共治”立体化稽查工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药械稽查工作的全面发展。

强化“上下联动”稽查模式,提高执法效率。近年来,保定市局一方面利用稽查工作学习交流、重大案件信息上报等,不断加强与省局稽查局的沟通、联系;另一方面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与北京通州、东城、天津北辰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接,环京津的涿州、涞水、易县、涞源等县(市)局也都与周边区、县局对接,建立案情互通、信息共享的协作机制。今年以来,仅京津两地的协查案件就达30多起,办案效率和执法效能明显提升。

强化“横向互动”稽查模式,形成执法合力。与公安机关建立了线索共享、案件移送、协同查处、联合督办等工作机制,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在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移交,更快、准、狠地打击食药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注重与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的联合,努力构建“横向联动”立体执法网络,形成监管合力。

强化“重点监控”稽查模式,严厉查处违法行为。锁定三项重点,实施精准打击。锁定重点品种,开展中药饮片生产专项整治和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锁定重点行为,严厉打击药品“挂靠”、“走票”出租、出借证照等违法活动;锁定热点问题,根据群众举报,与工商、公安、新闻媒体联合行动,对举办讲座进行虚假宣传行为进行集中治理。截至目前,共向工商部门移送涉嫌违法药品、器械、保健食品广告5183条,处理率达到100%。

强化“电子监管”稽查模式,实现稽查信息化。在医疗机构开展药械监管追溯系统建设,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及民营医院全部纳入追溯终端,统一安装软件,药品购进、验收、使用数据实时上传,实现了对“问题药械”和违法行为的有效追溯。现已在全市26个县(市、区)医疗机构安装完成。

强化“社会共治”稽查模式,营造执法氛围。一方面全面加强12331投诉举报平台的建设,确保投诉举报通道24小时畅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以及政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药品安全常识、假劣药械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药品监管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案件的震慑作用,不断促进行业自律,逐步形成政府、行业、公众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机制。

立体化稽查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由单一执法向执法与服务并重的转变,使药械执法走上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的轨道。今年以来,保定市局检查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230余家次,查办药械违法违规案件46起,其中万元以上案件27起,罚没款共计106余万元,有力震慑了药械违法违规行为,立体化稽查模式初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