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将继续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04.11.2015  09:38

    石家庄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如何提升城市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日前,市水务部门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这一主题,紧扣如何改善城市水环境,聚焦“八破八立”开展了大讨论。

    今年以来,市水务局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科学治水,合理配水,依法管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8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4.24立方米,我市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我市以占全省10%的水资源量,养育着全省14%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8%左右的粮食。

    今后一个时期,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突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坚持开发利用、治理修复、节约保护并重,努力提高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作为优先实施的全局性战略任务,结构节水、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相结合,建设节水型农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72。加大自备井关停力度,到2017年关停市区422眼自备井,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到2020年,平原区浅层水位小幅回升,地下水环境明显改善,到2030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南北贯通、东西互济”供水体系初步形成。及早将南水北调分配我市7.82亿立方米的引江水用于工业和城市生活,将置换出的水还原于农业和生态。完善引白济平、引横济口工程,新建引横入城工程等8项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在山区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增加蓄水能力,提高农业应急抗旱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加强再生水设施建设,在市政杂用、园林绿化等领域利用再生水,到2020年再生水利用率达30%。

    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滹沱河综合整治,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滹沱河综合整治规划,通过“水、堤、路、桥、绿、景、居”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把滹沱河建设成为一条生态景观河。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到2020年治理水土流失800平方公里。强化污水处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水十条”要求的标准,修复河流生态系统。

    同时,我市将继续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三条红线”的硬约束作用,以水定发展,量水调结构,努力使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记者岳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