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份第2周原粮市场行情综述(7.2—7.8)

16.07.2014  14:03

小麦

本周我省小麦平均收购价格微幅上涨。

一、市场价格监测

据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我省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247元/斤,较上周上涨0.007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042元/斤,涨幅3.4%;平均出库价格为1.263元/斤,较上周上涨0.006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05元/斤,涨幅4.1%。本周新麦收购价格继续上涨,新麦上市以来平均收购价格已连续上涨了三周,价格上涨了0.027元/斤。

从地域上看,石家庄、廊坊收购价格最高为1.26元/斤,保定、衡水收购价格为1.25元/斤,唐山、沧州、邢台价格为1.24元/斤,邯郸价格最低为1.23元/斤。

全省33家重点监测企业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246元/斤,其中石家庄河北良禾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收购价格最高为1.26元/斤,其它企业收购价格在1.23-1.25元/斤之间。

二、市场动态报道

1、现货市场:本周,河北中南部新普麦收购价在2445-2535元/吨,山东西部地区收购价在2500-2520元/吨,河南收购价在2510-2530元/吨,江苏北部地区收购价在2420-2440元/吨。

2、期货市场:7月9日,美国芝加哥交易所小麦9月合约期货收盘价5.51美元/蒲式耳。7月9日,郑州强麦期货主力1409合约收盘价2573元/吨。

3、竞价交易:本周,安徽市场计划销售小麦307456吨,实际成交13702吨,成交率4.46%,其中:白小麦计划销售78921吨,实际成交8671吨,成交率10.99%,成交均价2292元/吨;混合麦计划销售228535吨,实际成交5031吨,成交率2.2%,成交均价2256元/吨。河南市场竞价交易计划销售托市小麦194552吨,实际成交58458吨,成交率30.05%,最高价2400元/吨,最低价2200元/吨,成交均价2296元/吨。

4、国际小麦价格:7月9日, 9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18美元/吨,合人民币1342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920元/吨,较上日跌14元/吨,比去年同期跌468元/吨。

三、市场分析

本周,我省监测购销企业共收购小麦40555吨,较上期减少17896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821吨;共销售小麦6033吨,较上期增加89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393吨。

今年小麦上市以来量增质优,收购主体热情较高。首先是市场收购主体增加。由于今年小麦产量质量双提高,各类市场主体收购热情比较高,入市主体数量较上年增加,特别是个体收粮点增加较多,部分地区个体收购点甚至出现加价抢购情况。其次是新麦量增质升。2014年冬小麦生产呈现“三增一升”特点,即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比上年增加,品质提升,加工企业、储备库等各方主体都比较满意。据中储粮信息,今年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托市收购小麦三等以上等级占到99%。

后期影响我省小麦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是我省小麦收购进度较往年加快,企业收购积极性增强。截至7月7日,我省全社会粮食企业收购新小麦173.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0.7万吨,增幅达87.4%。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新小麦81万吨,占全社会收购总量的46.8%。

二是国内小麦供应总体充足。今年全国冬小麦继续丰收,且品质普遍提升,为市场提供了更多优质粮源。同时,1~5月我国小麦及制品进口量已达245.88万吨,同比增1.1倍。国内供应总体充足,为后期价格总体稳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面粉加工及饲用需求不旺。受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等影响,一些面粉加工企业都表示,今年以来经营状况不好,对后期市场走势看法也并不乐观。当前国内主产区玉米库存积压,虽然近期因市场流通粮源减少,玉米价格有所上涨,但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的用量也没有明显增加,基本维持正常替代水平。

四是全球小麦供需宽松有余。联合国粮农组织6月份预计2014/1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较上年减产1.8%,为7.03亿吨,但仍为历史第二高产年;消费量6.99亿吨,同比增1.4%;产量大于消费量410万吨,期末库存1.82亿吨,同比增2.8%。全球小麦的供需基本面依然较为乐观,下半年国际小麦价格震荡下调的概率比较大。而从国内外小麦比价来看,今年前6个月国际价格一直低于国内价。6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到岸税后价约每斤1.35元,比国内优质麦销区价低0.12元,价差为3月份以来最大值。国际小麦价格优势明显,进口压力也会比较大。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后期国内小麦价格仍将继续上行但上涨空间有限,整体将维持在最低收购价水平附近波动。

玉米

本周,我省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上涨。

一、市场价格监测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我省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1.226元/斤,较上周上涨0.025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116元/斤,涨幅10.45%;平均出库价格为1.252元/斤,较上周上涨0.029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125元/斤,涨幅11.09%。

本周我省重点监测购销企业玉米平均入库价格为1.22元 /斤,较上周上涨0.016元/斤;平均出库价格为1.241元/斤,较上周上涨0.02 /斤。

本周我省玉米价格继续上涨, 4月初至7月中旬的两个半月时间里,我省玉米价格连续上涨,至本周累计涨幅达到0.17-0.23元/斤。分析原因:一是市场供应减少, 玉米 市场粮源趋紧;二是 玉米 价格走高后用粮企业跟风抢购。

      二、市场动态报道

1、现货市场:

产区:本周东北市场依旧以稳定为主,整体波幅基本被政策限制,拍卖粮流向较前期丰富,除传统的销区和港口外,向华北的调运量也有所增加。目前华北粮价不断上涨已经与东北拍卖玉米顺价,本周拍卖粮到货增加,不过由于整体供应量有限和企业库存水平偏低,价格依旧上涨。本周市场主流收购价格为2460-2500元/吨,深加工企业到厂价2540-2580元/吨,周比上涨40-50元/吨。 

港口方面:本周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底部小幅抬升,主流收购价2450元/吨,平舱价格2480-2500元/吨,周比上涨10-20元/吨。本周广东港主流成交价格为2570-2600元/吨,受东北收购成本支撑,南方港口玉米成交价格上行,但成交量偏少。

进口玉米: 7月10日,9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86.7美元/吨,合人民币1149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700元/吨,较上日跌21元/吨,比去年同期跌448元/吨。

2、期货市场:7月9日,CBOT 12月玉米收盘398美分/蒲式耳,较3日下跌17.25美分/蒲式耳;大商所玉米1409合约收2400元/吨,较3日上涨8元/吨。

3、竞价交易:7月9-10日,安徽粮食批发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售玉米450万吨,实际成交184万吨,成交率40.98%,成交均价2223元/吨,其中:2011年玉米计划销售4761吨,实际成交3195吨,成交率67.11%,成交均价2130元/吨;2012年玉米计划销售450万吨,实际成交184万吨,成交率40.95%,成交均价2223元/吨。

三、市场分析

本周我省监测购销企业共收购玉米3255吨,较上周增加2645吨,较去年同期增加953吨;共销售玉米20927吨,较上周增加1342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1855吨。

由于南方临储和进口 玉米 投放区域较为集中,南方大部分销区 玉米 供应形势依旧捉襟见肘,价格呈现温和上扬态势。由于华北粮价继续上涨,与拍卖粮形成顺价,近两周部分 东北 粮源流向 山东 等关内地区,对华北供应缺口有所补充,有助缓和 玉米 上涨之势。不过由于7、8月份以后国内 玉米 市场供应将进入传统的青黄不接期,企业仍有备库需求,华北 玉米 价格稳中上行趋势难改。

后期影响玉米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是新玉米上市前,局部供应紧张的形势可能还会加剧。炎热夏季到来,玉米不易储存、难以度夏,加上价格处于高位,贸易商积极出售锁定利润,一旦当前的市场存量销售完毕,华北和部分南方销区粮源会更加紧张,但受制于多种因素,上涨幅度预计不大。在 玉米 价格不断攀升,价格于小麦持平且收购困难的情况下,饲料加工企业开始使用部分新 小麦 来代替 玉米 。如果 玉米 价格继续攀升,国家会加大临储 玉米 的销售力度。在高价位的情况下,经营企业受资金紧缺、风险较大等因素影响,不会盲目大批量入市收购,前期抬价抢购局面难再现。

二是高品质玉米将继续走俏,中低品质玉米量多价低。截至本周,北方港口 玉米 库存水平已降至200万吨以下,其中150万吨为临储 玉米 ,50万吨为贸易粮,且其中不乏一些已经预售的粮源。为此,直至新粮上市之前,北方港口可供南运的优质粮源需要依靠临储 玉米 拍卖。但是,2013 年产临储玉米收购量虽然达到7000万吨,但近3500-4000万吨 玉米 品质不佳,后期优质 玉米 将“物以稀为贵”。中低端玉米市场方面,近两周进口 玉米 拍卖成交均价2138元/吨,低于同一地区市场价300元/吨,成交率较高。但在南方其用途仅是低端饲料用粮中的掺混,可见尽管粮源紧张,但低品质玉米因用途有限,很难卖出高价,秋粮上市以前优质 玉米 与低质 玉米 间价差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三是中长期来看,市场供需格局将进一步宽松,玉米价格上涨受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4年国内 玉米 播种面积仍将稳步增加,总产量有望达到4100亿斤左右,同比增2.39%;预计2014/15年度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约3770亿斤,较上年度增加0.48%,其中饲料消费2290亿斤,工业消费1120亿斤;预计2014/15年度我国玉米进口量将下降,约为100亿斤。2014/15年度国内玉米总供给量约4200亿斤,总需求量约3773亿斤,年度结余约427亿斤,市场供需格局进一步宽松。

综合分析,新玉米上市前局部供应紧张局面将持续推动华北粮价上扬,但临储玉米流入将缓解上涨势头,同时,优质玉米的短缺将拉大不同品质玉米间的价格差,预计我省玉米价格将呈小幅上涨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