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崇年:“家随岗走”遏制“权力漫游”

17.03.2015  19:13

    据统计,在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 实践活动收官之际,全国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整治查处是在消减存量,但如何同时确保不再新增,才是整治干部“走读”的治本之策。2014年,陕西省委办公厅出台《关于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试水领导干部“家随岗走”。新政实行大半年,究竟能否有效整治“走读”,能否让干部扎根当地、融入群众?(3月17日《人民日报》)

    陕西省出台的这一规定,逐步实现领导干部“家随岗走”,“就地安家”不失为防止干部“走读”的应急性措施。我们看到,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区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任职的现象已不鲜见,而“干部走读”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顺口溜的背后反映了群众对走读现象的深恶痛绝,也是一种辛辣的讽刺,也警示了此种现象绝非个例,且由来已久。

    干部走读,看似可以有很多种所谓“合理”的解释:离家远,哪有三过家门而不入,常回家看看是人之常情。但实则就是不勤政的“庸懒散”表现。在异地工作,每天着急回家或者办私事,哪里有心思真正扑在工作上。成天心浮气躁,肯定是没有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常回家看看”,借故短时间和长期不在岗位上,这哪里是在工作,简直就是在应付差事,对此坊间早为诟病。

    干部“走读”屡禁不止,缘于“权力漫游”“思想跑马”,“灵魂红杏出墙”作风浮云,不但影响了工作,耽误了一些问题的及时解决,引发了种种矛盾,而且还严重脱离群众,“群众路线”变成了“家庭路线”,降低行政效率,滋长了干部中的一些不良风气。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升为尖锐矛盾,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党政机关的风气就会败坏下去,“庸懒散”的错误行为就会弥漫成风,损害的必然是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干部走读,是“权力漫游”的心神不定,“家随岗走”,这只是为他们找到一条身心小憩的临时港湾,“权利漫游”才是让他们六神无主的真正根源,关键靠制度栓心留人的“定神针”,让他们留人留心。只有心在“”扎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成为“定心丸”。心若在,领导干部处处是家,心若无,有家心也早已飞到九霄云外。

    把领导干部其配偶作为随调随迁,并作为提拔使用的前提条件,让领导干部“家随岗走”,“就地安家”,这只是治标措施的第一步,但治本还应该给他们“思想安家”,不仅要在请休假制度、公车使用、考核奖惩等制度的完善上下工夫,还应在落实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跟进。 用机制和体制的“硬杠杠”约束干部的“思想跑马”。用严格制度的“紧箍咒”管好干部走读,用激励机制让他们有干头有奔头,否则“人在曹营心在汉”,即使能留住人未必能留住人心。心中有“小家”仍然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