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即将迎来新一轮提速发展

31.03.2017  16:23

2017工业和信息化趋势分析与预测

工业软件:即将迎来新一轮提速发展

赛迪智库软件产业研究所 安琳

2017年,随着“1+X”规划体系中11个配套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发展规划指南文件的全部印发,《中国制造2025》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两会期间,智能制造已然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全国各地也正陆续出台具体的实施政策。工业软件既是《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提升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使能工具,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提速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工业软件市场应用的源头动力,考虑到《中国制造2025》“1+X”规划对制造业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从其重点任务的部署情况中或许可以一窥今年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一

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根据《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的部署,“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工程的重点是推进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前期需要咨询设计,中期需要采购实施,后期需要运行维护。更不用说过程中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几乎全要改造,现有流程和管理体系几乎全要调整。可见,制造企业推进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是要下决心的,何时改、怎么改,企业家自有一本账要算。本文的重点不在于分析哪些行业、企业可能会先行启动智能工厂建设,只论对应到供给一侧的产业机会,应不仅涉及软硬装备,还包括服务。

现有的工业软件产业的商业模式,各卖各的产品,各管各的服务,是无法满足智能工厂建设需求的。用户企业本就面临业务上的不确定性风险,更无法接受七拼八凑的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这意味着相关工业软件厂商间需建立深度的技术、产品、服务合作,意味着行业可能迎来整合。能做面向具体行业的大集成是厂商综合实力的标志,这些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将扛起智能工厂改造的大旗。放眼望去,两三年内有望初见成效的候选行业和候选厂商已初见端倪。

关键词二

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平台

借用“三体智能”理论的提法,工业互联网是连接物理实体和数字虚体的工具,可实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反馈。对于工业软件产业来说,面对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显得有点纠结。一方面,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的代码化表达(有专家称之为数字化封装),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总体看工业软件显然将迎来更大的市场,软件企业值得为之高兴。但另一方面,数据分析并产生价值的基础是精通制造业,仅就目前可验证的商业模式看,软件厂商只能靠通用解决方案存活,终将还是要为逐渐具备软件能力的制造企业做嫁衣裳。当软件定义成为共识的时候,软件企业却可能不得不被“管道化”。

面对这样的未来,工业软件产业正面临抉择:做平台还是做应用。做应用,大部分企业心里没底,眼下能看见的机会是先做平台再说。做了平台还有再延伸做运营、做服务、做应用的机会,是向死而生。但也正是缘于这样的逻辑,所有企业都争着抢着要做平台,这是市场驱动,却不能导向博弈最优。虽然大家都知道最好的结局可能也只是一个行业仅存一个平台,但每个企业都觉得自己能通关。因此,从趋势上说,平台崛起是今年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线剧情,是各大工业软件厂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领域。

关键词三

跨界融合

不论是智能工厂还是工业互联网,种种迹象表明,工业软件市场上即将迎来一批新的玩家。比如海尔等制造业企业,智能工厂建得多了,慢慢地就能变成师傅教别人建工厂;三一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物联网用出心得来了,逐渐就能帮别人设计应用系统。放眼全球,达索、西门子等领先企业都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老前辈。如若这真是正途,近20年来工业软件产业所积累的技术和能力,必将助力工业企业加速软件化、服务化进程,共同创造出一个带有鲜明中国特色,并以跨界融合为标志的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新局面。跨界融合也将重塑供需关系,甚至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界限也逐渐模糊,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发展。

展望2017年,工业软件产业正在孕育一系列的重大创新。多年来积累的技术能力和产业基础,可能在《中国制造2025》的催化下一朝破茧成蝶。在这样的当下,更需要产业界各位同仁以开放合作、共建产业生态的共同理念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