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县完善制度保障推动生态立县

30.06.2014  21:34
  崇礼县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带,是北京生态涵养功能区和上水源地,为京津及张家口市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保障。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进程中,崇礼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活力共荣,荣获“中国空气最优低碳生态宜居旅游名县”称号。近5年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63.47万亩,有林面积169万亩,森林覆盖率48.37%,大部分地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10000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氧吧”,全县森林生态绿网已初步形成。   2014年,崇礼县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治理环境保护力度,完善制度保障,着力推动四个到位,在全县实施15.3万亩生态绿化工程,其中重点绿化项目3万亩,预算项目总投资约4.2亿元,共用各类苗木409万株。   ——组织领导到位。县政府成立全县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任小组成员,全力抓好全县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抽调部分县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按照每人1000亩的工程责任区,挂牌分包,责任到人,确保全县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完成。   ——施工管理到位。在分工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林业局等单位分别负责各自造林绿化任务的实施;在机制上实行工程招标制,严格按照工程布局,每2000亩配备1名技术员;栽植技术由县林业局抽调技术人员,分片分段,责任到人,一包到底;在时间上严格规范,从4月10日起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至5月20日前全部完成土坨大苗和花灌木的栽植并浇水,至8月底前完成容器苗栽植,10月底前完成裸根苗栽植。   ——苗木准备到位。苗木是造林成活的基础。要保证苗木供应,严格苗木调运质量标准,在种苗调拨和出圃前,按照有关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核发苗木检疫证,凭证出圃、运输、栽植,确保绿化工程顺利进行。   ——后期管理到位。分期做好抚育、扩穴、浇水、除草、防病虫害等各项幼苗管理工作,特别是针对天气干燥问题,要按时足量浇好水,浇透水,保证造林成活;建立后期管理工作责任制,配置专职护林员全面管护,巩固和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     绿色崇礼,将成为京津绿色屏障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与北京联合申办冬奥会营造地绿山青、天蓝水净的生态环境。(张家口林业局) (第05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