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13岁少年徒步走京杭大运河 募集善款助学

05.08.2014  10:53

■8月3日,解平云抵达了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杭州拱宸桥。

    为“邢台特特助学基金”募集善款

    以徒步助学成为别样家庭教育样本

  8月3日中午11时许,邢台13岁少年解平云抵达了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杭州拱宸桥(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志物)。这一次他从南京出发用时19天,徒步600公里。去年暑假,他从北京出发用时34天,徒步1100公里走到了南京。这位13岁的少年用两个暑假的时间走完了整条京杭大运河,这也是他连续三年徒步助学公益活动的组成部分,意在为“邢台市特特助学基金”募集善款。

  两个暑假走完京杭大运河

  “一天一地一圣人,多山多水多才子。”从北京到山东再到水乡江浙,两个暑假,解平云游历了整条大运河的文化脉络,这样的经历会成为他一生的精神财富。这次暑假徒步,给平云印象最深的就是“桥多、水多”。徒步空闲时间,他一路上游览了栖霞山、镇江三山、乌镇等名山古镇,还参观了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东坡园、东林书院等故居名院。

  大运河全长1700公里,他每天四点多起床,五点前就出发了,然后步行三四十公里。

  这次暑假徒步出发前,平云在父亲解爱民的帮助下,全程共规划了19个停歇点,“一般在下午两三点就能到达目的地,剩下的时间还能参观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每天都有数个小时行走在大路上,连续的风吹日晒,平云两条腿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日光癣,但解平云说:“这次走起来比前两次感觉要轻松。”行走在路上,平云会不时向路人宣传徒步助学的意义,求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用自己的行动、诚意、爱心获得捐助、支持。

  解平云说:“这次徒步过程中,没有开展沿途募捐,等回到邢台后,将会和‘特特儿童徒步营’一起展开募捐活动,通过设立在邢台市慈善总会的‘特特助学基金’,在开学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13岁的解平云是邢台市第十二中学初一年级在校学生。解平云徒步远行开始于2012年暑假,他和堂兄解平冉在父亲解爱民的带领下,用时19天从邢台徒步400公里走到了北京。2013年从北京天安门出发,徒步1100多公里到达南京雨花台,用徒步助学的方式,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雅安地震区的学生及邢台市的贫困学生募款5万多元,帮助了40多位贫困学生。今年暑假,解平云从南京雨花台出发继续他的徒步助学行动,沿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南部分徒步600公里,8月3日中午,到达杭州拱宸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