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街头10岁修车娃渴望上学

13.11.2014  12:05

父亲修车,儿子打下手。

    □文/实习记者 温慧茹 图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昨天10时许, 石家庄 平安大街与建胜路交叉口,聂钊在一边啃着肉夹馍,看见父亲得空歇着了,赶忙跑过去递上早餐。有人来修车,聂钊就给父亲打下手,端水、递钳子,甚至拆车轱辘、检查是否漏气这些活儿,他也能做得来。“这孩子聪明,懂事,也爱玩,看我修车,慢慢就学会了。”父亲边干活边说。

    “为啥没让他上学?”记者问道。

    父亲聂世猛叹了一口气说:“特别想,但实在没办法。

    聂世猛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带着聂钊从广州来到石家庄打工,两个大点的女儿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料。去年,孩子爷爷去世后,两个女儿也过来跟他一起生活。现在,两个女儿在元氏读小学,每个月生活费600元左右,而他每天的收入还不能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

    “有时候遇上孩子生病或者受伤住院,急用钱也只能干着急。就这样,小聂钊在元氏上了两年学后便辍学了。”聂世猛说,他一直打听着市里的学校,但遇到了麻烦。作为外来务工人员,想让孩子上学的话,得提供必要的证件。身份证、暂住证等他都能提供,但缺少接种疫苗证,补办需要提供出生证明,而他也没有。另外,他的收入也很难供三个孩子同时上学,聂钊入学的事儿就这样被耽误了。

    “如果有机会,你想不想上学?”记者问聂钊。

    “想。”聂钊说。

    “读书和修车,你更喜欢哪个?”记者问。

    “读书。”聂钊说。

    路口,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看到聂钊蹲在地上帮父亲修车,不时有人过来问。“这孩子怎么不上学,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这孩子挺能干的,这么小干活挺利索。”修车摊的附近紧挨着一家银行,在银行工作的曹女士经常帮忙照料聂钊,她告诉记者:“这孩子孝顺、懂事,需要更多的人去关心他。平日里,小聂钊有啥话也愿意跟我说。”曹女士说,不管怎样,这孩子还是得上学,不然这一辈子就耽误了。

    对于大家的关心,聂世猛也很感激,“自己苦点累点没事儿,就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学上。这个修车摊儿是别人的,我想着以后自己弄个修车摊。每天能挣百十来元,这样基本能够满足几个孩子的开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