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成花果山 树变摇钱树

18.09.2015  15:14

赞皇县生态建设让农民环境双受益

编者按

审视发展未来,打开思想解放的“总阀门”,赞皇县依托科学的荒山开发,让原本贫瘠的土地焕发了新生。目前,该县严守产业主线、环境保护红线,核桃种植面积已到40万亩,赞皇大枣种植面积达4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01%,旅游业收入4.2亿元。在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同时,更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蝶变。

赞皇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牢牢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不动摇,必能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岳金宏 潘双清

9月13日清晨,朦胧的雾气笼罩下的赞皇县松会村就像一座世外桃源。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只有130口人的小村庄近十天迎来了全市七个县(区)的近两千名参观者。今年5月,3000亩酒用葡萄基地落户松会村,让原本一片荒芜的松会西山变成了层层葡萄梯田,也让这里的村民获得了丰收的收益。用黄北坪乡书记杨广义的话说,“这都得益于科学的荒山开发,让原本贫瘠的土地焕发了新生。

铁腕治污 还青山于民

赞皇发展的优势是山,潜力在山,出路也在山。”赞皇县主要领导说,以前赞皇的发展是最原始的吃山,挖矿、开山、卖石子,虽然有一部分人富裕了起来,但是大多数群众还是贫穷的。同时,生态的破坏也让人们付出了代价。如今,赞皇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未来,“”依然是出路,但要转变过去的思想,不能一味索取,要用心去呵护大山,这样它才能赋予人们更多的财富和美好的生活。

赞皇县位于太行山区紧邻山西。上世纪80年代中期,煤炭转运是当地的主导产业。煤炭中转的发展,带动了运输、汽车修配、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当地一部分人尝到甜头初步富裕了。同时,大大小小的煤场密布公路旁,房屋、树木像蒙着黑色面纱,看不出本色,严重的煤尘污染老百姓甚至连“被子不敢拿出来晒”。

宁丢“生财路”也斩“污染根”。近年来,赞皇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开展了一场综合治理行动:不仅把距离道路50米以内,距村庄、学校、医院、旅游景点200米以内的所有煤场全部取缔。为严控运输环节扬尘污染,县里还拿出资金对群众进行补贴,苗木统一免费提供、统一打坑栽植,使被取缔的煤场恢复地貌并得以绿化。

与此同时,赞皇县严守产业主线、环境保护红线,严格按照“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提高企业入驻门槛,杜绝一切污染企业,有效保护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荒山变成“花果山

向自己的税源“开刀”,对赞皇县委、县政府来说,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赞皇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在审视过去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靠山吃山”不能硬“”,只有“靠山养山”才能持久长远。因此,近几年该县不遗余力大搞荒山综合开发,在让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同时,也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满山的果树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这几天俺们一直忙着打核桃。今年县里给核桃林建了引水上山工程,核桃水肥到位,收成越来越好。”西坛山村的村民赵玉柱高兴地说。

赵玉柱的核桃林位于赞皇县十五万亩核桃片区内。如今,从赞皇县城一路向北,一眼望去,绿树成荫,青翠欲滴,龙门岗、坛山岗的沟沟岔岔被大大小小的核桃树所覆盖。

赞皇农民有种核桃和大枣的传统。近几年,县里为了推动生态建设,先后投入1.3亿元资金推进。同时,该县统筹整合使用环保、水利、林业、扶贫等专项资金,各记其功,打捆使用,把钱用在刀刃上,撬动了资金使用效益。

北街村的侯建中在没种核桃前,家里的旱地每年只能种一季红薯,每亩红薯收入1000多元。“穷啊,自行车都不能每人一辆。

在县里免费提供优质核桃树苗的政策下,侯建中2005年承包了村里20来亩河滩地,建起核桃园,三年后核桃树挂果,2010年进入盛果期,核桃和接穗亩收入达到7000多元,年收入15万元。

2010年侯建中新盖二层小楼,2013年买了辆小轿车,还为小儿子娶上媳妇。在他的带动下,北街村发展核桃树达到200多亩,还要再建100亩核桃园和1个加工厂。

截至2014年底,赞皇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核桃年产量达到12500吨,全县年加工和销售量接近全国核桃仁产量的三分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同时,一支5000人的核桃苗嫁接队伍,劳务输出遍及新疆、湖北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仅嫁接费一项收入达8000万元。

与核桃不同,近几年赞皇大枣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加强果品安全质量监控,建立标准化大枣种植示范园区,引导枣农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大枣培育模式。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赞皇大枣的经济效益,赞皇大枣除采青和留红外,鲜食枣采摘成为赞皇农民致富的新途径之一,逐渐形成一枣多吃局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赞皇大枣的经济效益。

通过引进50多个鲜食枣优良品种,实施枣树种植+养殖+沼气的生态种养,皇农生态观光采摘园实现了高档保健果品鲜食枣的有机生产。如今,赞皇县鲜食枣的采摘期从每年的5月份一直可以持续到10月份。采摘园的郝树林告诉记者:“从5月份,俺家的大枣就进入了采摘期,每斤鲜食枣卖100多元,采摘的人络绎不绝。

如今,赞皇大枣逐步形成了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服务社会化、销售市场化和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赞皇大枣种植遍及全县9个乡镇140多个村,种植面积达到了45万亩,苗木、嫁接、大枣加工等大枣产业创造的年产值达到了3.6亿元。

通过核桃、大枣的种植,赞皇县认识到自己“优势在山,出路在林,致富在果”。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果树总面积近百万亩,其中大枣45万亩,核桃40万亩,板栗、樱桃等其他果树面积1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果品及相关产业产值接近石家庄全市的十分之一,林果业一项全县人均增收达到2000元。

生态红利惠及村民

农民脱贫致富得益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好了,来赞皇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赞皇县秦家庄村委会副主任秦连义说,这几年,秦家庄村将4000亩荒山栽上了果树,发展了中台山景区,建起了农家旅馆,搞起了采摘园,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赏雪为一体的乡村游。

村里来的客人多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赚钱的想法也与时俱进了。秦连义告诉记者,如今他们村农户与外界接触多了,了解了城里人的一些消费习惯,开始在种植品种上下功夫。“就拿俺家说吧,地里一共种着九个品种的桃树,采摘时间从6月一直持续到10月,可受城里人喜欢呢!价格还比以前种植单个品种高,风险也降低了。

不仅仅是秦家庄村,如今的赞皇农民,吃上“生态饭”,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获得了真金白银,让绿色生态释放了更多的红利。

棋盘山下的下段村依靠当地的旅游资源,沿途发展了5个不同类型的采摘区。除了核桃和大枣,中华寿桃、樱桃、板栗等十多个品种的果树遍布十里杏花沟。

村支书韩立军感慨地说:“以前俺们下段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自从生态环境改善,发展起旅游产业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们都意识到了好的生态环境不但是生活的根本,更是致富的根本。

56岁的张建国在赞皇县嶂石岩景区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宾馆。“你别看现在俺的宾馆有四层楼,装修漂亮,热水器、电视,还能无线上网,刚开始干宾馆的时候规模小,才十几张床位。”张建国高兴地说:“山里树多了,好看了,人们都愿意来玩。

只有把环境保护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种要素,如果破坏了环境,优势丧失了,根本谈不上发展。去年赞皇县被评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01%,森林覆盖率石家庄第一。目前已形成以嶂石岩、棋盘山、秦家庄、营里、鲍家滩等村“乡村游”、“生态游”、“采摘游”,全县农家乐150多家,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4.2亿元,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蝶变。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