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为基层党组织“强筋健骨”

19.09.2014  16:49

——山丹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纪实

翟继宗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山丹县多举措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其“强筋健骨”。

结对帮扶模式“活血通脉

该县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组工干部联系点制度,采取“县级领导联村、县直部门包村、下派干部驻村”的办法,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一对一帮扶,全县132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与110个村、6个社区、12户非公企业党支部结对帮带,1460名机关党员干部与1200多名农村和企业党员签订了联促帮带责任书,520名党员领导干部与350多名贫困群众结“”帮扶,为群众帮办各类实事2400多件。同时,根据软弱涣散党组织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全县2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制定了整顿方案,建立了工作台账,提出目标任务,细化措施7大类36项,并明确了完成时限和具体责任人。

采取选带育方式“换血补钙

对基层软弱涣散的党组织,结合推行“能人进村班子”工程,采取从单位内部选拔、机关干部选派等方式,及时调整选举了县水利水电工程局、城关派出所等4个党支部书记,为11个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和2个非公企业党组织选派了挂职副书记,选好配强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班子负责人。同时,依托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采取产业致富能人“择优内推”、务工创业能人“引导回归”、现任管理能人“公推留任”等措施,着力选拔能人型村干部,先后选拔170名创业能人担任村干部,520名致富能人成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实施能人递进培养工程,注重从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复退军人、专业合作负责人等群体发展党员、培养储备后备干部,先后有45名致富能人加入党组织,29名能人村干部转任村党支部书记。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建设“造血强肌

该县针对活动场所狭小或配套设施陈旧等问题,采取财政补助、党费补贴、单位帮扶、能人捐助、乡村自筹等方式,对软弱涣散党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北街社区办公场所建设已完成项目前期批复,其余5个社区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达到320平方米,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提供了保障。同时,将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提高到5万元,村级办公经费由原来的5000元提高到1万元,村干部工资平均达到6000元以上。积极整合县乡政务服务中心、机关单位服务网点、村(社区)活动场所等资源,在全县8个乡镇、110个村、6个社区建立便民服务站点136个,组建治安联防、爱心帮扶、科技宣传等便民志愿者服务队伍24个,公开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承诺、联系方式,方便群众办事,初步构建了点线结合、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至目前,三级服务网络为群众办理低保救助、计生指标、宅基地审批等事项5200多件,形成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为民服务新机制。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