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强震后救援遭遇挑战

27.04.2015  12:31

已有超过2200人丧生,另有5800多人受伤

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后的第二天,各路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在人口稠密的首都加德满都及其周边地区展开行动。然而,救援行动目前面临路窄难行、医疗条件不充分、水电等基本生活保障匮乏等几大挑战。

徒手挖人

路透社报道,由于加德满都街道大多狭窄,推土机根本无法通行,不少救援人员只好使用简单工具从废墟中挖掘幸存者。

参与救援的军官桑托什·尼帕尔说,包括他在内的一组救援人员整晚都在用工兵锹试图打通通向一桩倒塌3层居民楼的道路,“我们相信,依然有人受困”。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在加德满都城外,因为手头根本没有可用的工具,还有人徒手从废墟中挖人。

医疗紧张

由于伤员激增,加德满都各医院缺乏足够床位,只好把大量病人安置在医院外。

安纳布尔纳神经科医院医生萨米尔·阿查里雅说:“从昨天开始,我们接治了太多人,大多数是儿童;大多数患者头部受伤或骨折。”他说,由于人满为患,医院只好在停车场上支起帐篷继续施援。国际慈善组织救助儿童会成员彼得·奥耶勒说,加德满都河谷地区的医院普遍缺乏太平间和放置紧急物资的储藏室。

水电闹荒

法新社报道,大地震后,尼泊尔的手机网络时断时续,首都大部分地区断电。

除电荒,缺少洁净饮用水也将成为震后灾民面临的一大挑战。加德满都只有部分人家用得上市内主要水路管线,其他人用水平时靠水车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一到雨季,加德满都偶尔暴发疟疾疫情。如果灾民越来越多地使用受污染的巴格马蒂河及其支流的水,患水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就会急剧增大。

尼泊尔地震损失缘何严重

尼泊尔25日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也是尼泊尔80多年来遭遇的最严重地震。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容易发生地震,加之本次地震属浅源地震,破坏力大,事发人口密集区,对当地抗震性不强的建筑构成严重冲击,人员死伤严重。

板块交界地震多

尼泊尔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区,而这里是全球地质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两大板块以每年4厘米至5厘米的速度相向“漂浮”移动,在这种相互作用下,地震现象频繁。

全球14座8000米以上山峰中,有8座位于尼泊尔境内或与邻国边界上,正是两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全球共有6大板块,其中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区,便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在地。

浅源爆发危害大

虽然地震频繁,但先前地震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部分原因是震级不高,破坏性不大。

众所周知,地震震级相差一级,所代表的地震强度差别巨大。比如,里氏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里氏5级地震的30倍。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造成的破坏力就越大。

全球多家权威机构测定的结果显示,这次尼泊尔地震震级介乎7.8级和8.1级之间,震源深度介乎11公里和20公里之间,属于浅源强震,地面震感非常强烈。

房屋“脆弱”添伤亡

这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震中靠近尼泊尔人口最稠密的首都加德满都,而当地房屋抗震性普遍较差,难以抵御如此级别的强震。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超过260万,占全国人口的大约十分之一。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先前有关评估认定,加德满都及周边地区所住的房屋为不经加固的砖土结构,在地震产生的晃动中非常容易倒塌。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发生后的4小时内,至少发生14次4级以上余震,其中有一次震级达6.6级。

英国开放大学地质学教授戴维·罗瑟里说,尽管余震的破坏力远低于先前强震,但当地不少没有完全损毁的房屋结构已遭破坏,很可能在余震中发生坍塌,酿成二次伤亡。

(新华社加德满都4月26日电)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