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种上“最好的小麦” ——走进市小麦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让农民种上“最好的小麦”
——“创新驱动”样本·走进市小麦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石家庄日报首席记者 李云萍
早春,大田里的麦苗已经泛青。而太平河岸边的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的智能温室里,同期种下的小麦却早已收割了一季。
“利用‘温室加代’技术,我们可以缩短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站在温室前,所长史占良轻松地说。在他身后,是市农科院办公大楼,一层就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刚刚收割后的小麦已在那里展开多项考种分析研究。
作为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农林科学院的小麦研究所挂着两块牌子:一个是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是市小麦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两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是依托行业、领域内研究开发实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的。
作为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全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速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截至目前,全市辖区范围内已建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8家、市级121家,成为我市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扩散的前沿阵地。
累计创造效益85亿元
翻开小麦研究所这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簿,近年来的成果历历在目:先后取得科技新成果10项、获奖14项次,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5项,有2项重大成果还获得“科技兴冀省长特别奖”。
“我们主要是以小麦节水、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小麦育种技术、种质资源创新及小麦产后加工技术研究为研发方向。”史占良说。
一个小麦新品种要经历种质资源筛选、杂交、异地种植等多道程序,每道程序还都要再经历不同阶段的培育,其中仅在种质资源培育中,就需要经历从出苗到收获的全过程。一个项目的完成,有时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
目前,中心已经育成了12个省级审定小麦新品种和5个国家级审定品种,育成品种均形成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成果累计推广面积80多亿亩,创社会效益85亿元,节水80多亿立方米。
为了更好发展,中心投资建成8200平方米的综合研究中心,其中科研用房面积6650平方米,实验室面积1300平方米。
“实验室规模较大,条件也是国内最先进的。”提起中心实验室,史占良颇为得意:“我们的农机具,都是采用国内先进的播种收获设备,对研发帮助很大。”
中心还有三个实验基地:一个在赵县,面积约有300亩。一个在辛集,约有200亩。还有一个,就在市农林科学院院内。三个基地常年进行着各种种质资源研究、杂交研究及田间试验,为农业生产培育各种类型的小麦新品种及其节水高产配套的技术研究,也为推动我市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提供着强大技术支撑。
科技成小麦繁育“催育剂”
一般情况下,农民在10月播种小麦,到第二年的6月就可以收获。但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周期似乎显得有点长。史占良坦言:“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要让农民种上最好的小麦,让市民吃上最优的食品,所以一个新品种研发经历的时间,最好不要太长。”
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一个小麦新品种的研发,必须要经历早期不断地种植、研究、杂交等过程,最终才能找到优良稳定的个体。那么,史占良的“时间不要太长”又是如何实现的?
在市农林科学院院内的实验基地,记者看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智能温室里的“温室加代”技术。正是这一项技术缩短了育种周期,加快了育种进程,成为各项试验中一个非常有效的“催化剂”。
虽是早春,但智能温室8个大棚内的小麦已经收获。记者注意到,每个大棚约有30平方米,全部装有8个增温灯和2个补光灯,周围盘有一排排暖气。
科研人员介绍,这些灯和暖气主要是用来模拟小麦各个阶段生长需要的光照、温度和湿度,在设定好数字后,配电室可以自动进行操控,科学促进小麦生长。而且每个大棚还配有手工调控箱,可以依据每个棚的不同情况自由设定温度和湿度。
此外,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是大田里的小麦春化时候,而智能温室里的实验小麦需要在9月就实现春化。“温室加代”技术又是如何实现这一条件的?
记者在中心第一次看到了“春化箱”。这是一个酷似冰箱的大箱体。科研人员介绍,有了这个春化箱,技术人员可以在9月把小麦生长环境温度调到4度,模拟低温实现麦苗提前春化。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植物春夏秋冬的生长在中心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中心头一年10月种上的小麦,到2月初提前实现成熟收获。然后再种上第二茬的小麦,到6月就可以收获第二季了。
创新与人才是发展关键
截至目前,我市地域范围内已经建设起180家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从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多年的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处处长张文涛告诉记者:“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抓住科技和人才这两个关键,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
在市农林科学院小麦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11人,占整个中心固定人员的37.9%,其中博士5人,硕士9人,享有国务院特贴专家5人,省管专家5人,市管专家5人,优秀中青年1人。中心还建有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培养了研究生4人。
“我们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业部谷物品质检验分析中心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机制,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中心也建立了实验教学基地。”史占良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石家庄市主导产业发展和‘调结构、转方式’的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一定实力的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规划和培育一批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张文涛颇有信心。
今后,我市将通过层层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凝聚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提高平台的研发水平和能力,增强内在活力,形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的良好循环,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营造良好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