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小麦联合收割机装上智能终端 互联网+助力三夏

18.06.2016  15:18

    “有了智能终端设备,打开手机就能定位收割机在哪儿作业,俺们麦客随时听候‘指挥中心’的调遣,彻底享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便捷!”6月14日一早,雨刚停, 石家庄 赵县机手刘立波接了电话,便驾驶着收割机向姚家庄村光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麦田赶去。

    在麦田里,记者发现,刘立波驾驶的收割机比往年少了一位丈量收割面积的助手,收割机上却多了一个肥皂盒大小的白色盒子。“这就是今年刚安装的智能终端设备,只要按一下小盒子上的按键,马上就能知道收割了几亩小麦,这样也就不用再雇丈量收割面积的助手了。目前,俺们合作社已经有5台收割机装了这个智能终端设备。”刘立波说,以前,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最少需要4个人,2个人轮流开车,2个人跟在后面用尺子丈量收割面积。现在一个机手就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把亩数测出来。“以每个人一天两百元的工资,整个麦收下来,就能节省近万元的工资支出。

    据了解,以往,我市机手跨区作业常常会出现盲目跨区、无序流动现象。小麦熟了找不到机手、机手扎堆找不到活干的矛盾也比较突出。而这台由我省自主研制的智能终端设备和在全国率先建设的“ 河北 省智慧农机决策管理信息平台(河北农机大数据平台)”便能够很好解决这一矛盾。并且,今年“三夏“期间该设备已在石家庄、 邯郸衡水保定唐山 等多个地市投入使用。

    在采访现场,记者见到了省农机监理站副站长王素英,她告诉记者,“河北农机大数据平台”就如同一个免费的中介和向导,让 农民 少跑路、多赚钱。“智能终端上有GPS定位、远程监管、测产测亩的功能,通过两个APP,给机主和农户之间建立一个供需的对接平台。同时,系统还会提供多套收割方案和一些如暴雨出现等突发情况的应急调度预案。”王素英说,通过这一平台,可实现对作业收割机的精准定位、计亩计产、紧急智能调配、高效维修服务、作业实施轨迹可视化展示以及供需双方有效对接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对机具的科学调度、有序转场。

    “目前,赵县已经有近百台收割机安装了智能终端设备,大大提高了机手的作业效率和收益,加快了夏收进度。”赵县农机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辉平说,今年赵县的农机与互联网相结合是第一年,依靠河北农技大数据平台,他们还为百余套农机安装了深松智能检测系统,可以更好地检测到深松的深度和土壤的墒情。

    另外,记者了解到,我市的农机部门还以全国农机生产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开展了农机直通车服务。“三夏”期间每天为机收发布作业进度,天气预报,引导农机合作社依据数据进行调度农机使用。这一平台也大大方面了广大机手和农机合作社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