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春管要因地 因苗 因时

07.04.2015  18:51

春季是 小麦 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 小麦 生长速度最快,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骤增,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期。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应是抗旱保苗、控旺保稳、促弱转壮、抗寒防冻,因地因苗制宜,加强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加快转化升级,促苗早发稳长,构建合理群体,防控病虫草害,奠定丰收基础。

水肥管理是关键

对于特别干旱的麦田,要及时浇水,并根据天气状况,在拔节期—抽穗期再浇一次水,同时要注重合理追肥。对于群体较小的晚播弱苗,春季追肥应在 小麦 拔节初期趁墒开沟追施氮素,以促进分蘖增生;对于 小麦 群体适宜,只是叶片数少,根系发育差的晚播弱苗,要根据地力水平、群体大小及发展趋势,在拔节初期追肥;对于生长旺盛的高产田,应在 小麦 拔节前适当控制其苗数,避免徒长,可适当镇压,一般在拔节期进行追肥。

气温多变防冻害

春季气温多变,在 小麦 拔节期极易发生倒春寒和晚霜冻,此时 小麦 抗冻性明显减弱。目前麦田冻害只是在背阴的个别地块零星发生,危害不大,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在低温来临之际及时灌溉保温预防冻害。如发生冻害,要通过采用水肥管理、中耕等手段,促进春季 小麦 多分蘖、多成穗,如追施硝酸磷肥12-15公斤或碳铵20-30公斤,结合浇水中耕松土;及时中耕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寒能力;也可在叶面喷施“2116”、2%-3%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液,以增加植株营养。

划锄松土促壮苗

据测定,春季早锄地比晚锄地的麦田耕层土壤含水量高4.1%,比不锄地的高5.3%。在 小麦 拔节期封行前,将麦田划锄一遍,能起到消灭杂草、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作用。划锄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对晚播麦田、弱苗田宜浅划锄,提高土壤温度,促弱苗转壮,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对于旺苗麦田,应在起身期适当深锄断根,控旺长苗,减少无效分蘖,促根下扎,变旺苗为壮苗,一般应浅耕划锄2-3次。

综合 防治除杂草

去年冬季气温高,麦田杂草普遍发生,要在浅耕划锄时锄掉行间、苗丛中的杂草。对冬前杂草丛生,划锄难以根除的地块,可通过药物进行化学除草。具体防治要根据麦田杂草的种类、下茬和周边作物布局情况,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选用适宜的除草剂,严格施药技术,掌握施药时间,在保证化除效果的前提下,防止药害发生。

春季麦田除草要采用具有除草迅速、彻底的除草剂。施药时期一般在 小麦 拔节之前,当春季日均温度稳定在6℃以上,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喷药。对于群体大,田间已经封垄的田块,由于药已喷不到地面,化学除草的作用很小,可以采用人工进行除草。

病虫害预防为先

春季加强 小麦 的病虫害管理,特别是要预防条锈病和蚜虫。条锈病的预防要“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早发现,早防治;通过推广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的方法,防治麦穗蚜虫。另外,春季也极易发生纹枯病、白粉病、全蚀病、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要时刻关注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总之,对于 小麦 田的春管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因苗、因时,实行分类管理的原则,通过调节各类麦田的群体结构,使其向合理方向发展,实现 小麦 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