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小孩子也得白内障 早期发现很重要

11.06.2014  11:30

 

孙朝晖正准备为3个月大的患儿做手术。陈 硕摄

        □通讯员 左建霞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周 丽

        提起白内障,很多人会把这个病与老年疾病联系起来。其实,小孩子如果经常眯眼睛,也可能是患上了白内障。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副院长孙朝晖教授提醒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情况,若发现孩子经常看电视习惯走到电视机跟前或经常眨眼睛、揉眼睛,眯眼或侧着头看东西,务必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视力损伤情况。尤其是有眼病家族史的孩子,出生后要进行眼病筛查,并严密随访观察,定期复查。

        孩子患上白内障

        今年2月份的一天,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的白内障科迎来了两位特殊的病号。一般情况下,白内障科的病人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是这次来的两个患者大的才3岁,小的只有2岁。

        3岁的琪琪从出生时就有相对严重的白内障,视力一直很差,因为视力差,看不清电视,她甚至不知道大多数孩子所熟知的光头强、笨狗熊、喜羊羊是什么样子的。2岁的盼盼视力比琪琪好一些,但因为视力比正常孩子差很多,所以经常摔跟头。很多人都知道老年人易患上白内障,严重的最终会导致失明。殊不知,有些宝宝出生时就有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成为宝宝失明的第二大元凶。

        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孙朝晖副院长、刘婕副院长分别为琪琪和盼盼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两个宝宝视力均较前提高了。琪琪说她能看见医生白大褂口袋里的笔了,盼盼妈妈说盼盼可以自如的上下台阶了。

        18岁的明明来就医时视力已严重影响了生活。他从小患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当时,家长认为他只是视力比别人差一点,加上经济条件有限,所以一直没做正规的治疗。入院时明明右眼视力为0.5,左眼视力只能看到眼前手动。经过白内障手术治疗后,明明的左眼视力达到了0.6。他属于不幸中的幸运儿,虽然存在弱视,但是0.6的视力可以满足他的日常生活和从事一般的工作。但是,大多数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没有这么幸运,因为治疗不及时,即使做了白内障手术,视力仍旧很差。

        早期发现很重要

        “先天性白内障是严重影响婴幼儿视力发育的常见眼疾。”孙朝晖介绍,出生后第一年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称为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病例中约30%有遗传因素,还有30%与胎生期母体罹患风疹或内分泌失调有关。先天性白内障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智力低下、惊厥或脑麻痹等。

        “宝宝出生时,家长要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眼神儿,眼睛是否看起来很清亮。或者可以观察宝宝眼睛是否可以追随着亮光转动。”孙朝晖介绍,宝宝2周(出生14天)左右时,用手电或者其他光源照宝宝时,随着光源逐渐移近宝宝,他的眼睛会同时向鼻子的方向移动,即我们通常说的对眼。宝宝2个月时,应该能看到在他面前晃动的人或手或者新鲜的玩具,眼睛可以随着手的晃动而转动。宝宝4个月时,可以看自己的小手,有想把东西抓到自己手里的动作。

        “如果宝宝在相应大小的时候不能做出应有的反应,家长就应该当心了,这时候就应该让专业的医生帮忙诊治,以免贻误病情。”孙朝晖介绍,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症状的几种表现:一是新生儿没有眼神;二是新生儿不能注视,眼睛不能随着光线游走;三是新生儿的瞳仁发白,缺乏光亮。比如:宝宝不能注视逗引他的成人或其他物体;眼睛不会随着光线移动,抓不到眼前的物品;稍大点的宝宝可能会表现为斜视、眼球震颤和眼睛其他异常;仔细观察宝宝,会发现瞳仁发白;患儿视力较差,屡屡矫正不见效果。有家族白内障遗传病史者,更应注意新生儿的早期症状,以做到早期发现先天性白内障。

        治疗不及时危害大

        “孩子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先天性白内障需在孩子视觉发育这关键的6个月内抓紧时间治疗。”孙朝晖表示,由于先天性白内障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时间安排还是有差别的。单眼遮挡视轴明显的白内障应在出生后2个月内手术,否则会发生形觉剥夺性弱视。出生后即有双眼完全性白内障者,一般出生后1-2个月内手术,最迟不超过6个月。另一眼应在第一眼手术后短期进行手术(一般在第一眼手术后1周术眼无明显手术反应,即可行第二眼的白内障手术),术后单眼遮盖不能超过1周,以防手术后单眼遮盖而发生形觉剥夺性弱视。双眼不完全性白内障:根据视力减退程度及晶状体混浊部位、范围,亦应当争取早日手术。若白内障不严重,或局限性晶状体混浊,小儿尚有一定视力可正常生活,手术时间应慎重考虑,不要急于手术,但必须采取促进视觉发育的措施(如矫正弱视的训练等),待小儿稍大些后再手术。

        “应当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先天性白内障若不能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轻者形成不同程度的弱视,重者可至永久性失明。”孙朝晖表示,这里非常强调要及时治疗,否则,等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再治疗,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治疗的机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都知道,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的人的下肢肌肉萎缩变得很细,脑梗病人,病侧肢体也会慢慢肌肉萎缩变细,这是因为“用进废退”,肌肉经常得到锻炼才会有力量,长期不用会逐渐萎缩。同样,如果很小的时候,在视网膜发育的关键时期便得了白内障,因为白内障的阻挡,使得光线不能进入眼内,视网膜不能得到有效的光线刺激,导致视网膜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就会出现视网膜功能发育不全,或不发育,还可能出现原有的视功能逐渐减退。举个例子,将一个视力正常的3岁左右的孩子的一侧眼睛遮盖一天,也就是不让他的一侧眼睛看东西一天,便会导致这个孩子形成弱视。因此,提醒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发现视力异常尽早就医,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