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三天被扎胎两次

05.02.2015  13:17

律师建议:老小区应成立业委会“自治

□社区记者 马英娟 卞静 通讯员 王佳荟

我和邻居家的汽车轮胎三天被扎两回,真让人崩溃!”昨日,家住棉二小区的居民刘女士致电本报。

记者立即赶到棉二生活区38号楼。楼前的便道上,停放着一黑一红两辆汽车,汽车左后轮胎都已经瘪了。经过仔细寻找,记者在轮胎上发现了两个特别细小的扎口。刘女士心有余悸:“这么小的口,车胎被扎后不会立刻变瘪,而是慢慢跑气,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继续上路,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爱车同样遭“毒手”的侯先生回忆道,他的车也停放在38号楼前,四只轮子都没能幸免。“小区挺大,但摄像头安装得非常少,经常发生车胎被扎、汽车被划的事件,”他家的汽车已经是第二次“中招”。修车工告诉他,车胎是被人用锥子扎出来的小孔。

记者注意到,虽然上午九点是大多数人上班的时间,但楼宇前后依然停着不少汽车,小区的停车位确实紧张。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小区居民时常因抢占停车位问题发生矛盾,他怀疑近日车胎频频被扎与此事有关联。“我们车主每年给物业交着300多元进门费,现在出现这种问题,该找哪儿合适呢?”他提出。

昨日,记者来到小区物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物业只负责汇景家园及棉二小区的一部分回迁楼,38号楼并不在物业的管辖范围之内。对于300元“进门费”,他解释,“费用是居委会和办事处委托物业收取的,实际用于小区的保洁工作,不涉及治安等其他方面。”辖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称,棉二小区没有物业愿意接手。

对此,青园街派出所称,该小区停车位较紧张,因停车引发的矛盾颇多。他建议,发生此类事件后居民要尽快报案。

河北盈华律师事务所王亚琼律师:若能找到扎损车胎的实施者,则由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倘若汽车昂贵,车胎价值较高,则有可能涉及故意损坏财物罪,将追究扎损车胎实施者的刑事责任。建议像这样的老旧小区可以由业主成立业委会,实行“自治管理”,大家协商安装监控设备,以保障小区治安。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