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有利 让农民受惠

08.04.2015  11:18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经营领域拓展成长空间

对农民有利 让农民受惠

□本报记者 吴 温

曾经,习惯于挑着扁担行走于乡间,为乡亲们送去生活必需品、捎走难以外销农产品的供销人,如今早已是另外的模样。在田间地头提供“保姆式”服务、成立合作社联合社、提供超市化服务……不断变化的服务模式,也让更多农民受惠。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作为全国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市之一,我市供销社系统从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入手,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线,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提质服务方式

转变传统“农资供应”模式 提供全方位、规模化服务

3月27日上午10时,栾城区赵李庄刘建忠的农田,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土壤取样、浸泡、过滤、快速检测……原来,是市供销社“流动服务车”来为土壤全面“体检”了。只需要20多分钟,工作人员便现场测出土壤湿度、农药残留等检测数据。随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专家,又现场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种植方案等免费服务。

以前种地全凭自己经验,如今,对土壤进行一次‘体检’,什么时候施肥、该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浇水,就全知道了。”刘建忠连连感慨,“真是太方便了”。

从单纯的卖农资到卖服务,小小的“流动服务车”,映射出市供销社服务三农方式的大变化。

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出发点是“三农”,落脚点也是“三农”。市供销社主动转变服务方式,跳出“一买一卖”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物资供应、技术服务和生产服务的集约优势,采取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等方式,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提供从播种、施肥、打药到收割各环节的“保姆式”服务,解决了农村“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流转土地规模3万亩,全托、半托农业大田服务10万亩。

记者了解到,深泽县赵八供销社通过流转土地,开展耕、种、管、收、储、销一条龙服务,受到农民欢迎;栾城区南高供销社积极探索“供销社+合作社+专业服务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服务周边20多个村庄、4800多户社员、6万多亩耕地,年助农民增收1400万元。

提升经营网络

改变传统“单门独店”经营 构造网络化、超市化服务

2015年的第一天,伴随着正定城区供销社曲阳桥综合体开业,习惯了“赶大集”的农村人,在家门口逛上了“城市综合体”,村民们“吃喝玩乐购”在家门口“一站式解决”。营业4个多月来,这里始终人气爆棚。

据了解,近年来,市供销系统大力推动城乡经营网络的改造、提升,农资、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再生资源回收四大独具特色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建各类配送中心78个,经营服务网点、连锁超市3985个,覆盖全市80%的行政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建设公益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5个,年交易额15亿元。

不仅如此,全系统210家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与多家超市的对接,年销售额4亿多元。遍布城区、乡镇、农村的供销农资超市、生活超市,已经成为服务城乡居民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

比如,城区供销社以“红满楼”超市为依托,推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在全市城乡建起了120多家超市,25家蔬菜惠民店,并实现了实体店销售与网上供销对接一体;

正定县供销社以“河北瑞天”为龙头,在全县235个村庄建立了供销社超市,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生活消费。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第一家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省会城市,市供销社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农村建设了18家再生资源集散中心、700个标准化再生资源回收站,初步形成了农村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加工利用于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年回收各类废旧物资100多万吨。

拓宽金融服务

三尺柜台”变身农业保险、资金互助服务大平台

这几天,市供销社负责农业保险的工作人员很是忙碌。在高邑县东邱村,记者随同工作人员采访时看到,600亩参加了农业保险的保农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蔬菜,由于前一段时间连续无日照,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受损严重,出现了黄叶、烂根等病灾,减产严重。

经实地查勘、测算,工作人员表示,该合作社的受损情况“符合农业保险理赔条件,征求农业专家意见后即可赔偿”。

记者了解到,市供销社的农业保险已经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的73个(次)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5000万元,赔付468.6万元。

不仅如此,市供销社还积极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新模式。各县(市)区兴办了一批小型担保公司、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农村金融合作体系初步形成。

无极县供销社就把农村合作金融作为对接社会大资本、投资大农业的新桥梁,汇聚社员股金开展内部互助服务的新载体,专门投资打造了无极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小额担保、资金互助、保险统筹、股金服务等金融服务。

目前,该服务中心已向社员投放互助资金2600万元,为12家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4680万元,完成投保额130万元。

此外,市供销社致力推进组织体系创新,供销社与农民变“买卖”关系为利益共同体。在村级,他们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镇,大力发展产业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在县级,以乡镇合作社联合社为成员,组建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截至目前,市供销社在全市200多个乡镇建立起新型基层社,依托新型基层供销社发展专业社联合社190家,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800家。

上项目调结构,社有企业变单一经营为产业化龙头带动多元化服务。近年来,全系统共谋划建设项目44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6个,完成投资2.85亿元。

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资产总额已超75.74亿元,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14年实现利润12898万元,同比增长32.3%。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