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篇34:让安全的“春风”吹走煤矿的”寒冬”

06.03.2015  13:25
——省安委办“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张家口督导组走进张矿集团 春天来了,但煤矿领域的“春天”还原未到来,“严寒”还在持续。 3月4日,记者跟随省安委办“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张家口督导组,走入冀中能源张矿集团康保矿业有限公司,就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组长程文科是一个老煤炭人,在听取了矿长王米贵的“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后,专门询问了该矿的生产经营状况。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最具说服力。 “160、300、6300”是王米贵汇报时提及的一些数据,如果将这些数字用文字连缀起来,读者也会感到“寒意阵阵”。 目前,康保矿生产出来的煤炭销售价格是160元/吨,而它的成本价格约是300元/吨,一吨亏损约140元,今年集团公司给康保矿下达的亏损指标是6300万。

督导组组长程文科在调度室查看领导带班情况 作为省煤管局局长,程文科了解全国、全省的煤炭形势。他又补充了一些数据。 在全国,除了神华、中煤两大集团的一些优质矿井能盈利外,全国大部分矿井都处于亏损状态。河北的另一大集团开滦集团,2014年产煤3000多万吨,但却已亏损30多个亿。而据专家分析,这种形势还要持续,3年之内不会有什么好转。 康保矿地处山西、内蒙边缘,山西、内蒙的开采成本低,有的一吨煤的开采成本才50、60元,在物流发达的今天,在整个煤炭行业“寒流”的侵袭下,康保矿如坝上的天气一样,一旦“寒流”来袭,更是寒上加寒。 康保矿,可以看成整个张家口地区煤矿的一个缩影,它反映的困难也是其他矿存在的困难,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困难还不止这些。还有一线工人的年龄偏大和招不到工人的问题。 “变招工为招生”是当前国家、省煤炭监管部门为了顺应煤矿现代化,提高矿工素质,进而实现煤矿本质安全而提出的一项措施。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实现这个目标还存在着困难。 “目前一线矿工的平均年龄已达50岁,年轻人都不愿来矿上干活,更别说有文化的年轻人了。”矿长王米贵谈及了矿上一线矿工年龄老化、招生困难的问题。 “人荒”在煤矿已经出现。 总之,困难一大堆,落脚点都到了一个“”上,“”少了,安全投入会不会少呢?。 在煤矿,安全生产大于天,记者多次深入煤矿,感受到煤矿自身内部的安全也比其他行业要抓得紧,也深知出不起事。要保安全,需要安全投入。那么在煤矿形势困难的情况下,安全生产又是如何抓呢,安全生产能不能成为“助推剂”呢,程文科给出了建议: “在此情况下,更应狠抓安全生产不放,安全生产出不起事儿,尤其是现在的形势,一旦出事儿,整个矿就会毁了,一大批工人就会失去饭碗。因此,越是困难,煤矿更是迎难而上,抓好包括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狠练‘内功’,这样,一旦煤矿形势好转,才会能抓住机会,打一场‘翻身仗’。” 事实确实如此。2008年蔚县的“7.14”矿难,2013年张矿集团的“2.28”艾家沟矿难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因为事故,蔚县经济大受打击,失去了煤矿整合重组的机遇;本来效益不好的张矿集团更是雪上加霜,至今没缓过劲来。 因此,记者深深赞同程文科局长的建议。在煤炭如此“差钱”的情况下,安全投入更应“不差钱”,只有这样,煤矿才有可能走出“严冬”,迎接“春天”的到来。 《河北安全生产》记者 朱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