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削面”机器人太原面世 试水餐饮业(图)

25.02.2015  12:28

 

  富士康研发制造的削面机器人“福匠”亮相太原。 胡健 摄

 

 

  富士康研发制造的“福匠”削面机器人在太原面世。 胡健 摄

 

  中新网太原2月16日电 (胡健)富士康科技集团历时一年研发制造的“福匠”机器人16日在山西太原面世,这是富士康首次涉足餐饮行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或将改变大陆餐饮机器人市场的格局。

  16日,在太原面前一亮餐厅,一台并无人形的“机器人”正进行着削面任务,一刀下去五根面滑落入锅,不到一分钟,一口直径一米的方锅已堆满面条,极大地提高了削面效率。在以面食为主的山西,此款机器人引起不少民众围观。

  早在三年前,山西各地面馆相继推出“削面机器人”,“喜羊羊”的造型一时间深受民众青睐。据富士康“福匠”削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武卫兵介绍,此次富士康研发的削面机器人属工业级别,内有自主研发的削面程序,并可实现自动清洗刀头,与以往单一的削面有着本质区别。

  2011年底,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透露了“百万机器人计划”,称三年后富士康山西晋城园区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百万台。2016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在山西晋城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如今,机器人扮演生产“主角”的愿景已初露端倪。

  据武卫兵介绍,目前由富士康晋城产业园区制造的机器人已基本覆盖中国大陆20多个省市的富士康园区,替代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力。涉及的工种包括喷涂、搬运等。“目前我们生产制造的机器人基本用于富士康内部,此次‘福匠’机器人是富士康首次涉足餐饮业。

  据太原面前一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岳玫介绍,此前富士康在郑州参加“中博会”展示了削面设备,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鉴于现有削面师傅工作强度大的情况,公司决定与富士康联手研发一款面前一亮自己的削面机器人。“此次工业机器人应用到餐饮行业,标志着刀削面行业从传统手工业升级为自动化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深圳市新战略机器人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4年餐饮机器人销量排行榜上显示,入行较早的上海惊鸿机器人公司以年销售130台位居榜首,全年总销售300台左右,产值约1500万元人民币。在入榜的七家企业中,大多为端盘子、送餐类的服务型智能机器人。

  据新战略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进科介绍,此次富士康研发的机器人涉足餐饮行业,或将对业界产生不小震荡。从研发团队到生产规模,富士康都有着庞大实力。未来机器人的市场很大,各行各业机器人的涌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