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企业852家

05.11.2015  12:52

    记者从市环保部门获悉,今年初石家庄市开展的环保大检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取得积极成效,其中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852家企业实施了强制取缔。

    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今年初,我市开展了环保大检查工作,重点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清理情况,以及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案件的处理情况等进行检查。

    大检查工作启动后,各县(市)区政府及管委会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细化大检查方案,按照环保网格化工作要求,全面、深入、细致、彻底地开展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制定综合整改方案,实施分类治理。目前,各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

    其中,基本摸清了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将大检查排查的企业全部录入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共录入1.11万家排污企业。其中,污水排放申报单位(不含污水处理厂)1683家,废气排放申报单位2619家,固体废物排放申报单位1693家,噪声排放申报单位1224家。

    对重点监管对象、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违规违法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名单和处理、整改情况,以及重点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和监督检查情况进行了信息公开。督导全市89家国控企业安装了污染物实时排放显示屏,实现了污染物排放实时公开。

    排查全市13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违规项目459个,关停227个项目,取缔85个项目,整改114家;排查违规违法建设项目6195家,扎实推进违规违法建设项目清理工作;排查各类工业园区32个,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良好,配套设施建设运行正常。

    有效解决群众举报投诉重点案件或地方长期未得到根治的突出环境问题。前三季度,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1065起,按时完成交办、督办环境信访案件,均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发放举报奖金3.45万元,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环保大检查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环境违法的企业,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截至目前,共查处环境违法问题452个;对288家企业实施了限产停产;向公安机关移交移送62起,向法院移送1起;对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43家企业进行了约谈;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852家企业实施了强制取缔。(首席记者靳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