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春天

07.04.2015  10:48

踏青赏花采摘远足 省会市民争嗅春天气息

△公园里、广场上,怒放的鲜花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欣赏美丽的春景。 本报记者 董永博 摄

本报首席记者 靳晓磊

记者 翟相哲

一场春雨过后,这个清明小长假更加清新凉爽。趁着假期和好天气,不少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转转看看,感受春天的精彩和生机。植物园、动物园、各大公园,赵县、藁城等周边县区……省会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人们流连在繁花美景前,过了一个心情不错的小长假。

另外,除了踏青游玩,眼下也是采摘的好时候。大棚里,红艳的草莓、新鲜的蔬菜拉近了人们和春天的距离。

据统计,三天来省会共接待游客162.8万人次,旅游业收入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18.7%,掀起了春游小高潮。

植物园里看“国泰

到植物园里看郁金香“国泰”,成了不少市民节日游园的首选内容。除了华丽的出身,“国泰”也是一种极为独特珍稀的鹦鹉型郁金香,有着特别的深紫色羽毛花瓣。

在“国泰”郁金香的展区百花馆,为了一睹“国泰”的芳容,游客们已经排起了长队。“听说全世界才2000枝,确实挺稀少的。”人们一边议论着,一边欣赏着展台上一朵朵深紫色的花朵。

与此同时,植物园里春色正好,紫叶李、海棠、郁金香、红叶碧桃,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像金……在一片片绚丽的色彩前,游客们不停变换着角度拍照,舍不得离开。

据市植物园有关负责人介绍,清明小长假期间,该园共接待游客将近8万人次,其中在百花馆,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

家门口”赏春色满园

熟悉的地方也有新鲜的景色。长安公园、民心广场、裕西公园……小长假期间也迎来了一批批的游人。尽管这些公园,大家多已熟悉,但在这个崭新的春天里,人们仍然喜欢来到这里感受春的气息。

不用开车远行,出门就能看到美景,何乐不为?”在民心广场,正带着小孙女放风筝的张老先生说,“正是有了这些家门口的公园广场,让我们这些老年人不用远行也能享受到美景。

再远处,太平河景区风景正好,岸上杨柳依依,河面碧波荡漾。人们或漫步岸边观花赏景,或手牵风筝线你追我赶,看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市民李女士说:“现在太平河风景越来越漂亮,我们几乎每个节假日都会来这里玩,希望今后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多。

花在枝头俏,人在画中游。连日来,省会周边县(市、区)的果园里,百花怒放、鸟语花香,成了人们赏花踏青好去处。连日来,各县(市、区)举行的梨花节,吸引了大批游人到梨园一观万顷梨花香雪海的美景。

西山上观烂漫山花

眼下,西山森林公园业已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

驱车行驶在山前大道上,两侧垂柳依依,嫩绿色的枝条随风摇曳,山坡上的桃林已是繁花似锦,如片片粉红散落山间。众多游人陶醉在迷人的花香中。省会义务植树基地一排排一列列杨树已成方连片,一片片松柏林郁郁葱葱,犹如一片绿“”,更是为这个春日增添了一笔浓重的绿色。

在西山森林公园小李庄主入口,沿盘山公路向上走,经过1个多小时的攀登,就到达了主峰最高处的观景阁。在这里,游客可聆听龙泉寺的钟声,欣赏市区的车水马龙,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沿甬路向下,是中式的古廊、欧式的石廊,市民可以在此歇息,欣赏四周的风景。“这几年,西山变得越来越美,在咱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如画美景。在这里,可以赏花、登山,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放松心情。”正在登山的市民杨卓感慨地说。

动物园里与“朵朵”合影

草长莺飞的四月,动物园里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光。此时的动物园里花红柳绿、姹紫嫣红,而随着天气转暖,大部分动物也都回归运动场,让游人在赏花的同时,还可以观看那些可爱的动物。

熊猫馆前,围着看熊猫的小朋友们都忙着问“哪个是朵朵?”原来,按照动物交换计划,今年“五一”前后,“朵朵”将离开我市动物园返回四川卧龙。得到消息的小朋友们,都赶来想和“朵朵”再合张影。

美景和珍稀的动物,吸引了市民纷纷前来。无论长颈鹿馆前,还是在猴山前;无论在鹤岛,还是鸳鸯池畔;无论熊猫馆,还是狮虎谷上……处处都是观光赏景的游客。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也有几个家庭结伴而来。

据市动物园统计,清明小长假期间,该园共接待游客6.4万人次。

大棚采摘正当时

假日出游,除了踏青游玩,采摘也正是好时候。

在栾城区范台草莓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大大小小的草莓垂挂在田垄两侧,娇艳欲滴。游客们正兴奋地投入到采摘的行列中,体验农家之乐。同时也在草莓种植园园工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辨别草莓的成熟、采摘和保存方面的知识。

近年来,栾城区范台草莓采摘节的规模越来越大,采摘区由范台发展成为以衡井公路为主轴,贯穿范台草莓采摘区、柳林屯蔬菜种植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区域。如今,这里的草莓已经成熟,迎接着八方来客。

而在元氏县南因镇董堡村107国道旁的生源生态观光园的大棚里,满棚的黄瓜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工人们正在给黄瓜落秧。结伴而来的游客,兴致勃勃地采摘着鲜嫩的果实,体验着采摘带来的乐趣。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