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向36家示范企业学什么

16.06.2014  14:21

      持续推进产品升级的肥乡县远达车辆制造,向高精尖产品要效益的河北常山生化,独辟蹊径拓展市场的唐山蓝猫饮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打赢市场之战的“兵法”。
      6月14日上午,在全省工业转型发展工作会上,36家工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成了引人关注的“主角”。不仅现场播放其中8家示范企业视频资料片,全部36家企业的转型发展典型材料还将发到全省13000多家规上企业和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的规下企业,组织全省企业开展对标交流。
      稳增长重点在工业,关键在企业。没有千千万万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就不会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
      “这36家示范企业,是从全省工业企业中层层筛选出来的,他们在战略转型、技术改造、品牌提升、市场开拓、管理创新等方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省工信厅厅长王昌表示,其发展路径和模式,都是可比可学、可以借鉴的。
      把减法当成加法做——
      化解过剩产能,变危为机,传统产业企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资源——产品——废弃物,一般的水泥企业,工序走到这里戛然而止。但在冀东发展集团生产水泥工序上,废弃物后边加入了一个再生资源环节。正是这一招,让冀东发展可以综合利用砂岩尾矿、铁铝矾土尾矿、高炉矿渣等十余种工业废弃物,使水泥产业成为工业城市的“清道夫”。
      与冀东发展集团相隔不远的唐钢,也实现了蜕变。把曾因环境压力而面临搬迁的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花园工厂。在资源、环境已成为钢铁工业发展突出矛盾的今天,唐钢走出一条与环境、城市和谐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
      1—5月份,全省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80%左右,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分别占全社会的90%、66%。特别是省内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随着我省化解过剩产能、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从事这些行业的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任务更加艰巨,不少企业伤筋动骨,面临发展困境。
      大块头也有大智慧。冀东发展集团变环保压力为企业发展动力,投资20亿元实施682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累计节约能源19.09万吨标煤,平均吨水泥综合能耗降到88.43千克标煤,低于新国标要求,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唐钢则将企业发展融入唐山生态城市建设中,实施规模空前的流程再造和厂区环境综合治理,腾出空地全部绿化,成为全球吨钢占地面积最小、绿化覆盖率最高的钢企。
      冀东发展和唐钢,求新求变的具体路径不同,却带来共同的启示:传统产业要把减法当成加法做,努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样可以实现进档升级,打造新的竞争力。
      创新带来乘数效应——
      创新打头阵,专心做研发,也能开拓新行业,打造新增长点
      水漆,之于河北晨阳工贸,是一个产品,然而它却为河北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业,带来一个新的增长点。
      水漆与传统油漆相比,只使用清水稀释,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会挥发任何有害有机物。这样一款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为什么是晨阳工贸生产的?答案就在于它走了一条超前研发之路。2001年企业创办之初,即组建了技术中心。如今,晨阳集团技术中心发展成为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投入科研资金近1.4亿元,拥有科研人员近200名。目前,晨阳还建立了国内唯一一家水性涂料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工程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全国唯一一家水性涂装纳米材料实验室。
      坐拥18项技术专利、2项国家级发明专利、15项省级科技成果,有这些王牌在手,让晨阳工贸多了一份自信。
      与晨阳工贸的经历相似,作为制造业企业的冀凯集团,通过自主研发,“”起了软件服务业,同样实现了无中生有,为企业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作为制造企业的冀凯“”起软件,源于自身一次失败经历。1999年,冀凯开始尝试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购买很多管理软件,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发现每个系统都是孤立地解决单方面问题,对企业管理提升有限,反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多个“信息孤岛”,制约了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正是这次失败的经历,让冀凯看到软件这类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的重要性。此后,冀凯陆续投入研发,先后四次优化业务流程,编纂200多万字的管理制度,固化应用到信息化系统中,形成自主研发的全信息化精益智能管理解决方案,让企业管理实现“私人订制”。这种模式刚刚推向市场,就得到了河北晨光生物、秦皇岛秦冶重工等多家制造企业认可,有意应用。
      2013年全省大中型企业研究与发展费用支出仅占GDP的0.63%,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创新投入、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我省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从晨阳工贸、冀凯集团的实践,可以看出创新具有乘数效应,能够放大各类生产要素,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以退为进成就“草根”英雄——
      用战略眼光洞察市场,做个“百年老店”不是梦
      从一个2万元起步的小企业,变成国内甾体药物研发领军企业和最大的中间体生产商,五项主打产品均占全球50%—80%的市场份额,去年实现销售收入9.1亿元,九孚生化的几何级数成长速度,成为“草根”创业的传奇。
      能够成就传奇,源于“掌门人”赵云现在三年前作出的一个决定。那时手握生物酶催化新技术的赵云现,因企业缺乏生产供应的资本支撑告急。关键时刻,赵云现果断出让51%股份,让别人控股,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国远大集团。依靠远大雄厚的资本,九孚生化以“靠大联强”促进规模化发展,当年税收就由430万元增加到4700万元。
      “当前,我省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固守技术,不愿别人参股,更不愿别人控股,导致企业做不大、做不强,对这些企业,九孚生化的战略思路值得一学。”一位参会的企业家表示。
      优秀的企业,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和现代企业发展规律,提升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开拓能力。行业虽不相同,但是这些判断的背后是相同的市场化思维和善于学习、对行业走势进行科学分析、预判的能力。这样的战略眼光,也同样体现在河北亿利橡胶集团的身上。
      滤清器,汽车上一个极为普通的零部件。亿利却用十多年时间只做一种产品,成为一汽集团、北汽福田、北方奔驰、宇通客车等60多家主机厂企业的配套供应商。目前自主品牌大功率空气滤清器占到全国市场的近50%,主导市场话语权。
      企业并不因大而全取胜,亿利橡胶身在汽车行业,却没有整车投资计划。抓住一点把技术参透,把产品做精,以精度成就高度,占领汽车行业细分市场,照样也能做大做强。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