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米的路上经营着10家小饭馆

15.10.2015  11:29

 

 

一百多米的路上经营着10家小饭馆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巷报头条·建民街3号院

临街民宅破墙改建、占道、噪音以及安全隐患令人忧

自从临街住宅楼相继破墙开饭馆,小区周边的油烟味,嘈杂声以及拥堵不堪的交通状况便成为这一带居民的心病。“小饭馆开在居民楼里,实在太扰民了。”日前,家住建民街3号院的居民给本报打来电话。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文/图 社区记者 马英娟

现场:100多米的路上开着10家小饭馆

建民街3号院位于华安街和建民街交叉口西北角。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建民街是一条宽约6米的街道,街道北侧有不少沿街的老式居民楼,其中不少居民楼的一层被改造成小饭馆。饭馆不大,10余平方米的外屋摆放桌椅供客人用餐,里屋是操作间。记者粗略统计,从路口向西约100多米的范围内,这样的小饭馆就有10家。而在华安街路西,一栋居民楼的底层也改头换面成为各式饭馆。

来到小区院内记者看到,两栋沿街的居民楼后方都安装着大大小小的烟道,距离烟道较近的玻璃窗上覆盖着一层黑黑的油渍,还有的油渍顺着烟道滴到墙上、地上,周围不断有苍蝇乱飞。上午10时许,有些饭馆已经营业,在小区院内可以听到鼓风机隆隆的响声,随之而来的是浓浓的油烟味。

声音:生活不便 安全隐患令人不满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该小区大约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除一些老住户外大多是外来租房户。他说,小区民宅开饭馆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手续,也从来没有人征求过我们的意见。”这位居民说,民宅开饭馆,需要对原建筑进行改造,免不了拆墙、破窗,对此不少居民曾表示过担忧,但都没能阻止。

常年来,楼下的小饭馆生意红火,却给居民带来不小的麻烦。“特别是中午饭点,周围上班的、上学的都挤到这里吃饭,店里鼓风机响个不停,人声也很嘈杂,住在楼上听得清清楚楚。”另外,由于店面较小,不少饭馆将饭桌摆到门脸外招揽客人,常常将小区门前一段路堵得水泄不通,下班回家的居民苦不堪言。

同时,民宅改作小饭馆,消防安全也令楼上的居民颇为重视。“我们这是老小区,本身就存在线路老化问题,另外楼内消防设施也不健全,一旦楼下小饭馆着火,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一家饭馆的后厨还发生起火现象,好在消防车及时赶来,避免了火势蔓延。而不少家住2楼的居民都对此表示担忧,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此进行规范和管理。

说法:改造房屋结构须经管理部门鉴定

对于私自对居民楼改造成小饭馆的行为,辖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根据《石家庄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主体结构(包括屋盖、楼板、墙体、梁、柱、支撑等构件),如果的确需要改变的,应当报规划部门审批,对于未取得辖区房屋安全管理部门安全许可,擅自变动房屋主体结构的,不仅要责令房屋所有人恢复原状,同时还要给予500元至1万元的罚款。

根据《物权法》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饭馆不仅没有征得相邻业主的同意,甚至无证经营,更谈不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随后,记者就此事咨询了辖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居委会并不同意商贩的做法,但无奈的是,饭馆经营者的行为基本上是‘自作主张’。”为此居委会做过工作,也下过整改通知书,但由于没有执法权,对于产生严重影响的,他们只能上报办事处和区政府。

而对于部分商贩占道经营的问题,记者也联系了新华区城管革新中队,负责人表示会及时对该路段进行管理,对占道经营的商贩进行劝说,若劝说无果将对其经营工具登记保存,平时在工作中也会加大巡视力度。

编辑: 林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