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领航我省农业现代化380项新技术扎根68家农业科技园区

27.03.2015  17:30

本报讯(通讯员杨佩茹 记者郭伟)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农业科技园区则是以科技为核心,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从省科技厅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已建起省级以上的农业科技园区68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6个,分别为三河、唐山、邯郸、石家庄、沧州、定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最新统计显示,这些农业园区已实现总产值324亿元。380项新技术、500多个新品种在园区中得到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园区在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达到108万亩,已建成的有64万亩。全省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培养科技人员966人,带动100多万农民增收。这些园区已初步发展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农村人才培养基地和全省农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全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中,68%园区的建设主体是企业。”省科技厅农村处负责同志介绍,企业带动园区,园区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联带发展机制激发了园区活力,也带动了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统计显示,2014年,我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开发新产品518个,培育知名品牌96个,带动了粮食、肉鸡、奶牛、绿色核桃、瘦肉型猪、蔬菜、苹果等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对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聚集吸附效应不断显现。通过“科技入股”“合作开发”等手段,采用股份制、租赁制等形式,我省农业科技园区探索出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方式。2014年一年内,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共引进各类资金115亿元。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平台,我省还建立完善专业协会402个,培育壮大科技中介服务组织501个,发展科技进村服务站1525个,培训农民超27.8万人次。一大批新型农民带着新技术走上现代农业大舞台。

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已覆盖了我省11个设区市,基本涵盖了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山地丘陵、低平原、滨海平原和城市郊区六大农业生态经济类型区,初步形成了合理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