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县20余名矿老板“试水”文化旅游业

01.12.2014  14:16

     张家口 新闻网讯(记者王宋平 通讯员李炜灵)今年以来,宣化县20余名资源型民企在政策的引导和帮扶支持下, 把从企业赚取的 “第一桶金” 集中投向了文化旅游产业。 截至目前, 全县已关停并转煤场、铁精粉、球团等资源型企业50余家, 新增玛瑙加工及销售、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文化旅游经营单位30余家。

    过去, 矿业经济一度占据宣化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借助沟通晋蒙和环渤海的区位优势, 全县煤炭运销业一度十分兴盛,这些资源型行业在获得盈利的同时, 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 今年以来, 宣化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冬奥机遇,坚持淘汰污染企业、 落后产能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 加大清理整顿煤场和铁精粉、球团等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出台保障措施及土地、信贷等优惠政策, 引导支持矿山企业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去年,洋河南镇一家靠做煤炭运销生意的民企把目光转向既无污染又可以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宣化青泉战国红玛瑙交易市场,市场占地近100亩,拥有4000平方米交易大厅,大厅内成品摊位、精品店展厅、精工雕刻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每逢周五、六、日三个交易日,众多玛瑙收藏爱好者前来观赏和选购,平均每天交易额达数百万元。同样,宣化县假日绿岛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的投资人原为矿业老板,在县里政策的支持下,他投资2.1亿元建设农业观光园区,主要建设特色果蔬种植园、高效农业示范区、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休闲垂钓区等8大核心区,全力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儿童娱乐、参与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观光园。目前,“乡村花海”文化园、特种养殖园、休闲垂钓园已建设完工,开始接待游客,并带动周边村的100余户村民通过到观光园打工、开办农家乐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