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片抄袭”折射高校自我认知匮乏

29.05.2015  20:15

  □刘义杰

  为迎接110周年校庆,复旦大学发布了新版官方宣传片,随后被指涉嫌抄袭,与东京大学的宣传片高度相似。对此,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该片制片人否认抄袭,“创作剧本的过程是独立的。”该片制作团队主要来自复旦大学与上海某视觉工作室,记者致电该片导演何易,对方以正在开车为由,拒绝接受采访。(5月28日《南方都市报》)

  复旦大学宣传片竟然也“抄袭”,尽管其官方否认,但公众对该事件定性似乎已经是铁板上的鱿鱼了,相同的构思,类似的主线:一个是,背景音下一名复旦毕业的女性试飞工程师,身穿飞行服漫游校园,最后摘下飞行头盔,开始新的旅程。另一个为,一名东京大学毕业的女宇航员,身穿宇航服漫游校园,最后摘去头盔。此外,两片的创意、镜头、文案甚至画面等多处细节,均高度相似。

  发生这样的丑闻,复旦大学官方肯定不是有意为之。该片特意选在校庆日发布,并在一周前提前预热,多次发布预告,足见校方对其重视,“美丽科幻+人性叙事+硬朗大片” 的定位,更足见对其自信,但最终被网友看破门道,真是令人遗憾。正如其校友所言,“看到母校的新形象片,以及东京大学的短片,我无地自容。两个短片在创意、画面、人物、艺术手法、解说风格上都几乎一模一样。请复旦校友联名要求校方对此抄袭事件作出解释”。复旦作为国内名校,闹出了这样的笑话,贻笑大方之余更是伤害了公众的感情。

  复旦宣传片抄袭事件,需要进一步调查再做结论。但名校闹出这样的笑话,却值得反思,归结其中原因,笔者以为就在于高校本身对自身的认知存在问题,背后是文化的空洞。首先从名字来看,叫《To My Light》,英文名字透出校方对国际化的推崇;其次,与传统的高校宣传片形式迥异的努力,使其失去了方向。其实,这正是很多国内名校的弊病,推崇国际范儿,渴望跻身世界名校,却忽略自身的分量,忘记了自身的定位,抛弃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进一步迷失了自我。从这个角度说,宣传片抄袭正是一些高校不伦不类模仿世界名校的败笔与表征。一组组“我在XX大学等你来”美女照片风行网络,“学姐在等你”类似的照片都登上了各校的推介广告,通过美女来宣传高校并非不可,但过犹不及的做法,显示出的是高校的趋同化——本身都不知道学校的特质在哪里。

  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耶鲁大学和北京大学宣传片之争,耶鲁大学的宣传广告是由一百多个学生自己拍摄的,北京大学的则是由该校的老师带领一批专业的摄影师制作的。在前者,公众看到了活力和创造力,在后者,更多的人感觉到的是死板和沉闷。如今将其与复旦宣传片抄袭案放在一起,就明白了问题的所在。且不说,我们的学生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连高校自身都没有啊。

  由此来说,“复旦宣传片抄袭”令人恐惧的不仅是抄袭本身,抄袭背后暴露出的高校自我认知匮乏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