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适应经济新常态七旧心态要改

11.12.2014  00:06

    人民网北京12月10日电 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刊文《适应经济新常态七旧心态要改》指出,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习近平提出“新常态”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作为经济工作会的“预备会”,在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新常态”一词被多次提及。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要求明年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的中国改革蓝图上,“新常态”将占据重要位置。

    经济迎来“新常态”,过去习以为常的如今已经不同往常,你做好应变的心理准备了吗?

    1、经济增速这次恐怕回不去了

    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5%,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3%……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呈下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短期出现整体下滑。尽管仍处于合理区间,但对于多年少见的实际增长低于预期的情况,还是引发了社会担心和争论。

    暂时性的“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可以理解,但增长速度放缓,是经济规律使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的经济体始终以高速驰骋,不客观也不现实。经济增长基数增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我们“做不到”也“受不了”像过去那样高增长;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而调整必须通过放慢增速获得空间。

    因此,未来还想重回过去的高增长恐怕不可能了。当潜在增长率下降后,人为推高是推不上去的;即使推上去,很快还会下来,而且要付出更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