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干部谈执行力——李红芳:提高审计人员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07.08.2015  18:09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从自我做起,千方百计地把既定目标按规矩变为成果。审计目标明确后,如果没有人去执行或者执行力弱,就不可能取得好的审计成果。我认为,提高审计人员的执行力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审计人员的学习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审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加强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无法担当起审计职责。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使命、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融入人生和事业之中;要力戒浮躁,排除外扰,提高效率,防止拖拉,克服懒散。要丰富学习内容,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解决难题的操作能手、出谋划策的应对高手。
      二是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执行效果的好坏。责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义务,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有了责任心,对领导交办的审计事项,就会毫无怨言地去承担,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不会为自己找任何借口。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十九世纪末,美西战争爆发时期,美国总统急需和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当时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具体在哪里,有人找来罗文,并且把总统要送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他。罗文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任务。他独自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将总统的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是什么力量促使罗文上尉不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任务?这就是责任,一个战士的责任!这种毫无怨言的责任,其实就是执行力的完美体现。审计目标的实现要靠审计人员去落实,每个审计人员都是执行的主体。因此,提高执行力,要求每个审计人员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干好我们份内的工作。
      三是强化审计人员的团队意识。 一个审计组就是一个小团队,审计组各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只有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我们的审计目标。如果不肯与他人协作,仅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势必会影响到整体工作的推进,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曾经读过一本名字叫《狼图腾》的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狼的团队精神,狼群由狼王统一指挥,进则同进,退则同退,协同作战,无往不利。比如围捕黄羊的时候,有的狼去寻找大雪坑,有的狼去骚扰,有的狼去伏击;在总攻的时候也是井井有条,狂而不乱;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时候也井然有序,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一只狼并不可怕,但当狼以集体的力量出现在攻击目标面前时,却表现出强大的攻击力。狼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样适用于审计工作。
      四是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 依法审计是审计监督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每一位审计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准确掌握法律赋予审计人员的各项权利和职责,正确运用审计监督的各项权利,在审计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近,看了网上流传的一个美国退伍军人的故事,老板要这个退伍军人为他买一个蓝色花瓶,这名退伍军人费尽周折找到了卖蓝色花瓶的商店,但是已经关门了,他没有砸破橱窗去拿那只蓝色花瓶,而是用真诚感动了商店经理,商店经理派人给他打开商店的门,把这个蓝色花瓶卖给了他。这名退伍军人如期完成了老板交给的任务。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办事应当合规矩,守法纪,审计亦应如此。在每个项目审计全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始终坚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实施,严格依照法律依据定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