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审计局“全、严、新、高”积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

03.06.2015  16:30

   一、密、实、细的审计覆盖范围全
  1.建立和丰富被审计单位名录和被审计单位基本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年度必审单位(项目)、重点审计单位(项目)、一般审计单位(项目)数据信息,为科学确立年度项目计划和工作计划提供数据支持,避免审计的过度重复和遗漏,有效消除审计的盲点和死角。
  2.审计中,坚持把握从“源头”到“尽头”,财政资金审计追踪资金筹集、分配、拨付、管理、使用以及绩效评价各环节,以票据为节点跟进审计资金流;坚持突出预算审查从“编制”到“执行”,按照预算的编制、审批、调整、变更、执行进度等情况,从文件、账目信息跟进审计“数据流”。
  3.政府投资审计中,竣工决算审计重点关注合同履行、项目概算执行、内控制度、工程设计变更、设备材料价等情况,并对工程监理人员完成的工程施工质量、变更签证、隐蔽工程记录等基础资料审查。对重大投资项目、民生项目积极制订跟踪审计实施计划,并对上一年度跟踪审计项目继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督促整改落实。
  二、突出重点、一线倾斜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严
  1.将年度计划项目、上级授权项目、临时交办任务,打破行业条块类别,分出轻重缓急层级,结合已完成、已开展审计项目,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避免重复进点、多头审计。
  2.实施“一线工作法”,局长挂帅督导,严把项目进度、业务质量、工作纪律“三关”,分管领导一线作战,现场指导,就地解决问题。
   三、人力、信息“破与立”的审计资源整合方式新
  一是审计力量实施需求管理,统一安排。按项目需求,打破科室界限,统一调配审计人员,合理安排审计力量,压缩“空窗期”, 消减“轮候期”。
  二是审计成果实施共享管理,统一处理处罚口径、力度。将审计数据、信息综合利用,审计结果共享,严格规范审计处理处罚,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时效性。
  四、技术方法创新审计工作效率高
  一是加速设备更新升级,鼓励提倡审计人员采用计算机审计,使审计人员从庞杂的数据采集筛查分析中有效解放出来,减少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为了弥补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协调借调、临时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组织下开展大型项目审计,并加强了审计现场控制、设备数据管理,强化保密措施,确保审计项目落地开花。